哪家医院看白癜风看的好 https://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nvxbdf/在年2月7日,遵循明宣宗的指令,郑和的舰队在经历两年航海后,抵达了福建的长乐港。
对郑和而言,这可能是他生命中最后一次执行西洋使命,因此他这次前往了生平未曾到达的最远之地,带领其舰队抵达了非洲最南端,即今莫桑比克海峡一带。
从年的永乐三年起到年的宣德五年,经过二十五年,郑和七次远航西洋,留下了在印度洋广泛的足迹,完成了中国古代航海史上的一项伟业。
但宣德年间之后,除了王景弘再次领导舰队西行外,明朝便不再有类似的行动,其中一个原因是郑和留下的《郑和海图》被毁。
《郑和海图》详细记录了途经地区的水文、地理及当地风情,对后来的航海具有极高的参考价值,它集郑和一生经验于一身,然而这份珍贵的海图在明朝中期后不幸失传。
据说是由兵部尚书刘大夏所焚,因为认为远航西洋是一种国力的浪费,不仅耗费巨大,而且主要目的是送礼给外国以及展示大明的国威,最终造成了外国对大明的剥削。
刘大夏是否真的焚毁了海图不得而知,但他确实是反对远航的主要官员之一,自明英宗以后,明朝确实不再有远航西洋的行动,引人猜想,郑和的远航是否真的如此耗资巨大?
郑和远航的费用
先考察郑和舰队的造船成本,史料记载,郑和的宝船长44丈、宽18丈,转化为现代尺度,每艘宝船长度超过米,明朝共建造了六十三艘这样的宝船,其余为辅助船只。
根据明朝中叶《龙江船厂志》的记载,一艘四百料的战舰造价为75两银子,但考古发现郑和的宝船大约有五千料,造价远高于小船,估计每艘约需两银子,六十三艘宝船合计约需两银子,约计13万两。
剩余的一百多艘船以四百料战舰计,总计需1万两银子左右,整个舰队的建造成本约为14万两银子。
远航人员的开支也需计入,史书记载郑和每次远航约有人,这些人的工资也包含在成本中。明朝的工资较低,尤其是边军,明末边军年薪约为10两到12两银子,明初可能稍高,加上其他随行人员,总计约38万两银子。
此外,还有伙食费用,假设每人每年消耗2两银子,一次远航约需两年,即10万两银子。
但这些工资成本可以忽略,因为郑和大多使用当地商品如胡椒和苏木来支付工资,而这些商品多用大明宝钞购买,节省了大量的银两。
舰队的维护也是一个开销,明朝的楠木船只每五年需维护一次,直至十五年后彻底翻修,维修材料可从旧船回收,因此维修费用相对较低。
那么郑和一次远航的启动资金需要多少呢?根据《明宣宗实录》,郑和最后一次远航时,明宣宗从南京天财库支出十万贯,永乐宣德时期,一石米价值十五贯钞,等价于一两银子,即前期准备大约为一千六百六十两银子。
综上所述,一次远航的总成本约为75万两银子,未计入运出的货物成本,这些货物才是远航的主要投资。
此外,还需考虑对远航明军的抚恤,具体数额未明,但刘大夏明确指出“三宝下西洋花费数十万钱粮,对国家无益”。
因此,郑和多年的远航大约花费了几十万两银子,看来的确是一笔巨大的开销。
郑和远航的收益
说到成本,接下来考虑郑和远航的收益,可以说是巨大的利润。
从隋唐时期起,瓷器已成为中国主要的出口商品,郑和每次远航都会带上大量瓷器,既为了赚钱也为了压仓。
根据《明会典》的记录,出口到西洋的瓷器定价如下:
-青花白瓷盘:五百贯一枚;
-青花白瓷碗:三百贯一枚;
-青花白瓷瓶:五百贯一枚;
-青花白瓷酒瓶:一千五百贯一枚;
-豆青瓷盘:一百五十贯一枚;
-豆青瓷碗:一百贯一枚;
-豆青瓷瓶:一百五十贯一枚;
一个瓷器的价值等同于几十石米,而其成本仅为几十文,这几乎是纯利润。郑和每次航行携带大量瓷器,一次能带回千万贯的收益,这还未算上丝绸等其他商品。
明朝本地生丝的价格为文一斤,卖给日本则为文一斤,而在日本市场上,价格可达0文一斤,但成本仅为40文一斤。
返航时舰队也满载而归,从西洋各国购买的货物中,胡椒尤其珍贵。
胡椒的价格因产地而异,例如苏门答腊胡椒一两银子可买斤,柯枝国五两银子可买斤,而三佛齐的胡椒需要二
两金子购买一百石。
但无论产地价格如何,郑和将胡椒以每百斤10-20两的价格售出,获利十几倍。
苏木也是郑和带回的主要商品之一,其价值同样极高。在日本,苏木的价格为一斤一贯,但通过郑和的贸易,每斤苏木的价值可达五十贯,利润高达五十倍。
采购当地商品时,郑和并非使用银子,而是使用宝钞,这种纸币的使用类似于今天的美元。
此外,明朝以极低的价格使用宝钞收购来自日本等地的特产,如硫磺和倭刀,再以高价卖出,获得巨额利润。
胡椒和苏木仅是郑和带回的主要商品,还有许多其他珍宝,其价格更是高昂。
明朝初年的朝贡体系
郑和的远航不仅为明朝带来了巨额财富,还建立了以明朝为中心的朝贡体系,增强了明朝的影响力。
尽管远航极为赚钱,但大臣们仍然抱怨远航耗费国力,这是因为大部分收益流入皇室,而非国库。
永乐宣德时期,国库仅够维持基本开销,但皇室的生活依然奢华。
由于郑和的远航直接对皇帝负责,未向户部报账,使得大臣们感到不满。
从朱祁镇开始,朝廷不再有大规模的远航行动,但民间的海外贸易依旧兴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