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提供金融支持的莫桑比克马普托大桥。新华社记者张宇摄
“经济是肌体,金融是血脉,两者共生共荣”。现代经济中,金融扮演着配置要素资源的关键角色。“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中,及时有效的资金融通对于加快具体项目落地同样发挥了重要作用。特别是近年来,以国家开发银行、丝路基金、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等为代表的一大批中国金融机构,创新服务模式,助力“一带一路”互利共赢。
年9月,在巴基斯坦卡洛特水电站工程截流仪式上,巴方官员正在发言。新华社记者刘天摄
让“钱”不再是瓶颈
——国家开发银行为余个“一带一路”项目提供融资超过亿美元
“中国将加大对‘一带一路’建设资金支持,向丝路基金新增资金亿元人民币,鼓励金融机构开展人民币海外基金业务,规模预计约亿元人民币。中国国家开发银行、进出口银行将分别提供亿元和亿元等值人民币专项贷款,用于支持‘一带一路’基础设施建设、产能、金融合作。”在首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国家主席习近平向世界宣布了中国金融支持“一带一路”的最新举措。
两年时间过去了,这些举措正在转化成扎扎实实的成果。
据国家开发银行相关负责人介绍,首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项成果清单中涉及国家开发银行的具体成果有25项,目前已经全部落实。截至年一季度末,在首届高峰论坛开幕式上宣布的“亿元等值人民币专项贷款”中,国家开发银行已完成合同签约近亿元等值人民币,支持了一批基础设施、产能合作和金融合作领域项目,将进一步改善当地基础设施条件,提升产业发展水平,惠及民生和就业,夯实合作国经济社会发展基础,并带动中国装备制造、工程施工和资本“走出去”,实现互利共赢、共同发展。截至年末,国家开发银行在“一带一路”相关国家国际业务余额亿美元,累计为余个“一带一路”项目提供融资超过亿美元。
资金到位,项目加速。国家开发银行支持的斯里兰卡科伦坡南港码头建设,项目建设期和运营期将分别为当地创造和个就业岗位,预计特许经营期内将为当地带来18亿美元税收;为印尼青山工业园产业链发展提供融资支持,助力印尼不锈钢产量从零跃升至全球第二,并为当地创造了1.1万个就业岗位。
贷款之外,同样促进“一带一路”项目落地的,还有投资撬动。
以丝路基金在俄罗斯投资的亚马尔液化天然气一体化项目为例,项目除对当地税收和国际收支做出突出贡献外,其配套的港口、航道等基础设施建设将带动濒北冰洋地区的整体开发,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丝路基金的资金支持保障了项目顺利开工建设,并实现提前投产,帮助俄罗斯能源开发规划顺利实施,为亚太地区提供了优质的清洁能源供应,创造了良好的经济与社会效益。
在巴基斯坦卡洛特水电站项目中,丝路基金则采取“建设—运营—移交”(BOT)模式,主要由私人投资者投资参与基础设施建设,减轻*府的直接财*负担,建成运营30年期满后,当地*府还可以无偿获得项目的经营和管理权。丝路基金则通过投资入股三峡南亚公司和参与银团贷款,为项目提供权益资金和贷款资金的双重支持。项目的长期可持续,也将为丝路基金带来稳定的回报。
年4月15日,德国杜伊斯堡DIT场站,一辆货车正在运输中欧班列货物。新华社记者逯阳摄
携手打造资金链
——中国建设银行共与59个“一带一路”国家的余家银行建立代理行关系
中国金融机构在利用自身经验与优势为“一带一路”项目加速的同时,与相关国家金融机构的合作也不断加深,形成了“中国金融带动世界金融服务一带一路”的格局。
中国建设银行与“一带一路”相关的俄罗斯、印度、哈萨克斯坦、蒙古、越南等毗邻国家的银行在国际结算、贸易融资等领域开展广泛合作,通过开立本外币边贸结算账户,积极拓展边境贸易合作,不断提升机构间金融合作的广度和深度。
相关数据显示,截至年末,中国建设银行共与59个“一带一路”国家的余家银行建立代理行关系,构建了与“一带一路”建设需要高度契合的代理行网络,金融服务能够全面辐射到“一带一路”规划区域。不仅如此,中国建设银行还与法国兴业银行、渣打银行、德意志银行等世界一流银行在跨境并购、项目融资、银团筹组等领域开展合作;与亚投行、欧洲复兴开发银行等多边机构建立日常业务联系,与世界银行下属担保机构MIGA保持良好合作关系。
在德国杜伊斯堡,由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投资的欧洲大型物流设施资产组合项目(简称Logicor项目),为世界各国企业提供了总建筑面积约6万平方米的现代化仓储物流设施。每周,25个班次的集装箱班列在中国与杜伊斯堡港之间穿梭,让港口所在城市杜伊斯堡成为中欧班列重要的运输节点。这繁忙景象的背后,是中国投资发挥的巨大带动作用。除Logicor项目外,中俄跨境同江铁路大桥、土耳其伊斯坦布尔Kumport港,中俄投资基金、中爱科技成长基金等中投公司其他境外投资项目与双边基金的落地,也都很好地体现了“共商、共建、共享”理念。
“在服务和支持‘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中,中投公司坚持长期投资、财务投资、合作投资、互利共赢的定位和理念,进一步创新对外投资方式,拓展国际合作空间。”中投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在投资支持方面,中投公司举办了“一带一路”与跨境投资CEO峰会、中俄企业咨询委员会等活动,通过打造多维度的跨境投资生态网络,积极担当境内外企业的投资顾问和联系人,促进更多的跨国公司、国际金融机构等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在平台建设方面,中投公司积极参与国际商会等多边机制和论坛,加快推进其他双边产业合作基金磋商及产业合作平台建设,加强与国内外产业界、地方*府及金融界的合作,促进全球技术对接中国市场,助力“一带一路”建设加速推进。
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金融系主任吴文锋对本报记者表示,中国金融机构在推动资金融通过程中加强国际合作,好处主要有三方面:一是突出了项目本身的商业性,避免“产能输出论”“债务泥潭论”等片面、曲解的观点影响互利合作进程;二是实现优势互补,与国外金融机构合作可以帮助中资机构应对自己处理不了的风险;三是有助于中国金融机构加快积累国际合作经验,提高中国金融机构本身的国际化程度。
泰国泰中罗勇工业园富通集团厂区内,两国工人正在核对操作手册。新华社记者张可任摄
化解项目的风险
——中国信保在“一带一路”相关国家累计实现保额多亿美元
年11月,莫桑比克马普托——卡腾贝跨海大桥正式通车。作为非洲跨径第一大悬索桥,通车后成为马普托及以北地区通往南非边境的重要干线通道,将原来两三个小时的渡海时间缩短到10分钟左右,显著提高当地公路网络化水平和连通性,更为莫桑比克创造了个就业岗位,促进了当地经济社会发展。
成果的背后却并非一帆风顺。在项目建设过程中,由于莫桑比克方面首次使用商业贷款,在相关操作流程和贷款成本等方面遇到诸多困难。如果不能及时疏解相关风险,一个互利共赢的好项目就可能延期甚至搁浅。对此,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以专业服务解决了莫方的难题,为该项目出具中长期出口信用保险保单,承保金额约11亿美元,从而帮助莫方成功完成项目融资工作。
这只是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为“一带一路”建设排忧解难的一个缩影。
如何化解风险,是“一带一路”相关项目顺利推进的重要方面。中国金融机构创新服务模式,发挥了保驾护航的作用。
在波兰,中国出口信保承保的TCL波兰工厂提高了当地产品质量及居民生活水平;在毛里塔尼亚,该公司海外投资保险保障的宏东渔业岸上捕捞基地已初具规模;在埃塞俄比亚,该公司护航的广东华坚国际鞋城项目为当地直接提供了0个就业岗位……最新数据显示,年以来,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在“一带一路”相关国家累计实现保额多亿美元,为“一带一路”项目出具保单多张,向企业支付赔款超过27亿美元。
中国金融机构助力“一带一路”建设的同时,也注重做好风险的识别和防控。“一方面,许多期限较长、收益不明显却关系长期发展的大型基础设施、产业项目存在较大融资缺口,一些发展中国家由于历史原因确实存在债务负担过重、从而影响偿债能力的情况;另一方面,全球流动性尚未有效匹配回报期较长、收益不明显的基础设施项目资金需求。”丝路基金有限责任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丝路基金始终注意把风险的识别、判断、评估和应对嵌入各业务环节中,设计有针对性的风险管控措施,逐步探索完善符合“一带一路”建设和丝路基金自身实际的风险防控体系,确保公司经营审慎、合规、稳健、安全。目前,丝路基金参与投资的项目多采用*府部门与私人部门合作方式,有效聚集各方资源与力量,并通过股权资金的参与帮助实现更为平衡合理的资金结构。(本报记者王俊岭)
原标题:雪中送炭、排忧解难、保驾护航——
金融为一带一路快车“加油”(一带一路共赢故事④)
《人民日报海外版》(年04月23日第06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