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克霏:站好每一班岗彰显中国技术
身份
中国(四川)援莫桑比克第22批医疗队、医院肝脏外科医生。
印象最深的事
完成了莫桑比克首例巨大肝癌切除术,打响了中国医生在当地的名声。
年1月15日,陈克霏随着援莫桑比克第22批医疗队一起去往了非洲,在这片陌生的土地上开启了医疗救助的工作。在出发前,陈克霏和援非医疗队的成员一起,接受了为期8个月的葡语学习,经过一系列考核评估后,终于顺利启程。
从质疑到信任
“贫穷、落后,像是三四十年前的中国。”这是陈克霏落地莫桑比克的第一印象,尽管来之前有想象过这样的场面,但真正置身于此时,还是有些不习惯。“好在饮食还行,国家专门派了一名厨师随行,经常能吃到川菜。虽然和国内比差了不少,但在异国他乡还是很知足了。”陈克霏笑着说。生活饮食上的熟悉让陈克霏渐渐习惯了这里的生活,可新的难题又出现了。陈克霏对口医院不仅设备设施陈旧,医疗技术也非常落后,当地医生基本无法开展大型手术,医院就诊无果,只能回家“等死”。“作为一名医生,我是很不愿意看到这种情景的。”陈克霏说,在这样的情形下,自己决定做些什么,可别说当地的居民了,就连医生都不太信任我们的医学技术。
医院内开展了数十场培训交流讲座,通过学术答疑、手术视频演示等方式,向莫方的医生进行了医学知识的传授,也逐渐让他们开始信任中国医生的技术水平。
“年5月份,我们接诊了一位当地的年轻患者,腹腔中有一个最长直径超过35cm的巨大肿瘤,确诊为肝细胞肝癌,手术难度很大。”陈克霏告诉记者,当地的医生都不敢接诊,于是我和团队一起协作开展了手术,差不多花了4个多小时,最终顺利完成了。这也是莫桑比克的首例巨大肝癌切除术,而且患者第三天就能下床活动了,一周后便康复出院。”
陈克霏将当时切除的巨大肿瘤照片展示给记者,几乎有一个篮球这么大,而这张照片也在当地人民的社交软件中广泛传播,从而打响了中国医生高超精湛医术的名声。
竭尽所能
在莫桑比克,除了经济、医疗水平落后之外,当地的HIV传播也非常广泛。作为肝脏外科的医生,陈克霏在进行肝脏急诊手术中,时常会面临肝脏破裂导致大出血的情形,而他自己在手术中,曾职业暴露过两次。而令人揪心的是,这两次手术患者的HIV检测均为阳性。“发现后立马就吃了阻断药,持续地服用了一个月。我觉得生理上因为药物起的反应我都可以克服,但心理上还是很煎熬的。”陈克霏回忆说,自己第一时间就想到了家人,如果真的不幸感染上了,自己都不知道该怎样面对他们。”不过万幸的是,在这两次职业暴露后,通过服用阻断药,陈克霏的HIV检测结果均为阴性,他悬着的心也终于落下了。“现在做手术基本都是戴双层手套,还有佩戴面屏等防护用具,虽然说一天多台手术下来会不太方便,但也只能尽力去做好自我的防护工作了。”陈克霏说。
年,新冠疫情也在莫桑比克暴发,陈克霏便担任起了院感防控的工作,他配合同行的中国医生一起,为医院制定了详细的疫情防控措施,设立预检分诊。参与了莫桑比克国家电视台的节目录制,通过媒体的声音,科普新冠疫情以及防控的相关措施。如今,离预计的回国时间还有不到一个月,陈克霏总是让当地医生多找一些疑难病例,自己亲自示范,传授给他们一些手术知识,想在自己离开前让他们能够多学一点。“既然是作为一名中国医生来到这里帮助他们,那我就要竭尽所能地站好每一岗,要突显我们中国医生的医疗技术和水平。”
记者丨陈秋吉
编辑丨王胜杰
原标题:《致敬白衣使者
陈克霏:站好每一班岗,彰显中国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