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时代为世界上5亿农民带来了希望:安装了正确应用程序的智能手机可以告知农民什么时候可能下雨、如何识别和根除害虫,而农民的辛勤劳动与大数据相结合,可以在丰收期及时获得信息,为农作物争取个好价格。
但数字革命带来的不只是希望,与此同时,还有数字鸿沟的挑战。
某杂志近日发表了一项最新研究,详细论述国际热带农业中心关于数字革命下农业中的数字鸿沟。文章提到,农民对使用大数据和移动技术的途径知之甚少。我们本应利用技术来解决各种问题,如作物产量低、人类营养不良、疾病和气候适应等问题。然而,移动网络覆盖、手机所有权和可负担得起的移动服务是解决这些问题的必要前提。
不断有人被边缘化
据估计,世界上仍有近一半的人口没有接入互联网。有人担心,这种数字鸿沟可能会阻碍人权和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特别是与教育、公平、卫生和人类福祉有关的目标。
虽然数字技术正在稳步覆盖更多的农民,但随着数字革命迅猛而来,每每了解最新的天气预报、点击屏幕出售农产品的同时,就会有数百万人因这道鸿沟而被边缘化。
不同地区情况不同,被边缘化可能是由于缺乏设备和网络覆盖,又或是设备极其昂贵。例如,在拉丁美洲的第二大经济体墨西哥,几乎人人都有手机,但只有25%的农民能上网。在有潜力成为全球粮仓的撒哈拉以南非洲的许多地方,只有不到40%的农业家庭有互联网接入。亚洲和拉丁美洲几乎普遍拥有手机,但在撒哈拉以南非洲只有不到70%的农民拥有手持设备,而运行更复杂的应用程序所需的4G网络接入率仅为9%。
研究还指出,农场规模和移动网络服务之间存在差异。在全球范围内,1公顷以下的农场有24%—37%的范围可以接入3G或4G网络;超过公顷农场的服务可获得率高达80%。提供语音和文字服务的2G技术可用性更广,但与大多数智能手机技术不兼容。
农业中的数字鸿沟
研究表明,农民最需要的移动网络存在覆盖缺口。
在缺乏氮素的种植地区,由于没有适当的肥料管理,产量较低,3G或4G网络可用率分别为60%和22%。依靠降雨进行农业生产的地区有71%和54%的可用率。对于干旱的生产环境,覆盖率仅为37%和17%。
研究人员认为,对于急需移动互联网数据的营养咨询、气候服务和金融服务来说,这些覆盖缺口构成了极大障碍。
手机持有率的差距也是数字鸿沟存在的表现。
尽管在亚洲和拉丁美洲许多地方,农户的手机拥有率接近%,但研究发现,非洲国家或地区的手机持有率落后于世界其他地区。例如,在安哥拉、刚果民主共和国、马达加斯加和布隆迪,农民移动电话持有率的地方平均水平介于34%—51%之间。在马拉维、莫桑比克、卢旺达、乍得和塞拉利昂等其他非洲国家,仍有30%以上的农民没有手机。
其他研究指出,手机持有方面存在性别差距,女性拥有手机的可能性要低14%(而在南亚,女性拥有手机可能性低38%)。这意味着,农业人口和非农业人口之间不仅存在鸿沟,而且家庭中的男女之间也存在鸿沟。
互联网接入不平等造成的数字鸿沟,让世界各地的农民承受着不同程度的负担。研究人员分析发现,对于许多生活在网络覆盖范围内的农村贫困人口来说,接入网络可能会消耗掉他们大部分的家庭预算。
缩小鸿沟势在必行
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之一是,到年最不发达国家普遍接入互联网。因此,研究人员呼吁,应立即采取行动,各国*府、企业、发展机构和全球慈善家迅速采取必要的投资和干预措施,以缩小数字鸿沟,推动全球数据驱动型农业发展。
研究人员表示,希望在未来,全世界都能接入互联网,尤其是农业上存在的数字鸿沟有所减小。
本文来源:科技日报
中国乡村之声转载编辑:李雨楠//责编:李沛//监制:汪群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