奈保尔去世了,我们理应以专题纪念。这位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在完成85年的生命旅程后,于8月11日离开了人间。“旅程”一词在他人也许仅是隐喻,而在奈保尔,却是真实的写照。
他从一个加勒比小岛走出来,到伦敦看到外面的花花世界,意识到故乡特立尼达和多巴哥与文明世界的差异,写出了《重返加勒比》——不是描述那里的沙滩海景,而是他所看到的社会问题;
他多次访问印度,自己祖辈居住过的地方,写出的《印度三部曲》——不是表达返乡的激动之情,而是以锋利冰冷的笔锋描写印度社会的落后愚昧与存在的问题;
他游历非洲国家,写出了《大河湾》与《非洲的假面具》——所展现的也不是非洲的美景,而是那里弥漫的绝望,而且读者能够感受到,文本中所描述的所有故事其实可以发生在世界任何地方。
不知道《大河湾》的读者是否读懂了这表述:“世事如斯。那些无足轻重的人,那些听任自己变得无足轻重的人,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位置。”奈保尔也一直努力摆脱这样的命运,用他特有的文体——比小说更纪实、比游记更深邃的游记文学发出自己的声音。
V.S.奈保尔
(-)
英国印度裔作家。生于中美洲的特立尼达和多巴哥的婆罗门家庭,年获奖学金赴英国牛津大学留学,年定居英国,并开始文学创作。
主要作品有《通灵的按摩师》《大河湾》《印度三部曲》等,曾获得布克奖、毛姆奖、诺贝尔文学奖等多个奖项,与石黑一雄、拉什迪并称“英国文坛移民三雄”。图/视觉中国
撰文
王敬慧
(清华大学人文学院教授)
从加勒比走出的文人之子
提起加勒比,很多人会立即想到加勒比海盗。这也许是历史的原因,也许是近些年影视作品的推波助澜。然而,除了海盗,加勒比还出来一位著名的作家,他就是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奈保尔(V.S.Naipaul)。
年8月17日,奈保尔出生于加勒比海英属岛国特立尼达和多巴哥中部查瓜纳斯的一个印度裔社区,6岁时随家人移居首都西班牙港,18岁以优异成绩获得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府提供的奖学金,赴英国牛津大学攻读文学专业,开始了他的流散之旅。年,在英国当地时间8月11日,距离他的86岁生日仅有6天,奈保尔在伦敦家中逝世。
奈保尔对文字的爱好来自于父亲的启蒙。尽管他家祖上来自英属印度,但是奈保尔的父亲对印度文化并不热衷。相反,他更喜欢英美文学,在奈保尔童年时,父亲经常给他解读自己喜欢的文学精品片段,如莎士比亚的《裘力斯·恺撒》、狄更斯的《雾都孤儿》、欧·亨利的《麦琪的礼物》等。他父亲的工作也一直是与文字打交道,为《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卫报》写新闻报道。他生动地描述了当地发生的各种事件,所有这些都对奈保尔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为其日后的创作埋下伏笔。
奈保尔
因为父亲的工资还不足够给家人买大房子过安逸的生活,他们被迫住在奈保尔外祖母名下的房子里。奈保尔的父亲非常推崇毛姆的创作技巧,也愿意和儿子交流他的写作技巧。很巧合的是,年奈保尔出版的《米格尔街》获得了毛姆文学奖,而且由毛姆本人亲自为他颁奖。这本该是父亲最高兴的事情了,但是很可惜父亲已经在年病故,年仅47岁。
《米格尔街》以一个少年的视角观察和描绘住在米格尔大街上的17个人物的喜怒哀乐,每个人物的故事可以独立成篇,又互相关联,在彼此的篇章里出现,拼合起来恰好是一个微缩的社会图景,有酗酒、*博、偷盗、家暴、私奔等各种疯狂,让我们看到忙碌中的芸芸众生相。书里最令人触动的一句话是:
“生活如此绝望,每个人却都兴高采烈地活着”。
《米格尔街》
作者:(英)V.S.奈保尔译者:张琪版本:新经典文化
南海出版公司年7月
关于奈保尔父亲的经历,读者可以阅读他的《毕司沃斯先生的房子》,书中塑造了一个努力劳作、希望给家人幸福生活、但又不得不生活在丈母娘家屋檐之下的、受尽精神上屈辱的坚韧男主形象。房子是他全部关于家的梦想,是他独立人格的诉求,也是他作为家长获得权威的需要。为了一所自己的房子,毕司沃斯先生历尽艰辛。最终,他花高价举债买下来一个看似漂亮、其实潜在问题颇多的房子,也背上了到死都没有还清的巨额债务。
在小说的结尾处,46岁的毕司沃斯先生死去了——
“他一贫如洗……为了他锡金街上的房子,毕司沃斯先生欠了三千美元……两个孩子在学校念书。另外两个大一些的孩子,毕司沃斯先生本打算老来依靠的,但是他们都还在国外靠奖学金读书。”
奈保尔用这一叙述给小说做了一个非常具有自传式的了结。
《毕司沃斯先生的房子》
作者:(英)V.S.奈保尔译者:余珺珉版本:新经典文化
南海出版公司年4月
小说的真伪是个不需要讨论的话题,其实作家总是力图把真实的那一面展现在世人面前,“假作真时真亦假”,小说中的假往往是体现艺术之真的最佳手段,奈保尔则特别擅长于此道。毕司沃斯先生的追求,不仅仅代表着一个在特立尼达和多巴哥殖民地生活的小人物的梦想和野心,他和当下的许多人一样,都是在平凡的生活中努力奋斗着,为一间属于自己的房子而付出毕生的心血。其实,这种对外在物质生存空间的占有需求只是表象,它所真正表达的是人对自己内在精神自由的追求。
奈保尔一直喜欢用文字半真半假地描述自己的生活,文字对他而言就像一块块乐高拼插积木,被他用来拼插出不同的模型,有一些是重复的,有一些是模糊的,但是他乐此不疲,探讨各种生存方式的可能。用他自己的话说:
“小说家往往把自己分割开来,灌输到各个角色之中,无意识地建立了一种和谐共存。”
托尔金指点过的牛津学子
就读于牛津大学期间,奈保尔一直与父亲保持通信,继续探讨文学创作。这些书信后来被收集成书,书名为《父子通信》。他的文学爱好与父亲有些许不同,奈保尔当时比较喜欢的作家有伊夫林·沃和奥尔德斯·赫胥黎。另外,与父亲相比,他也表现得更为自信,总带着有自己特点的英语语调,“到哪里都高高在上,一副处乱不惊,知识渊博的样子”。
在他的文学创作上,对他产生很大影响的是他的专业课教授——《指环王》的作者托尔金。后者告诫年轻的奈保尔,不能单纯地模仿毛姆,没有原创性的作家是毫无前途的。这对奈保尔的帮助非常大。他在后来的文学创作中,更多地注重观察,细致描述自己眼中所看到的内容。关于奈保尔对写作的细致性推敲,我们可以从库切曾经写过的一篇评论奈保尔的文章中看到。
库切发现,奈保尔在《半生》一书中——
“描写伦敦的那部分里,我们又看到那个楼上房间,连带那个无罩灯泡和那块铺在地板报纸之上的床垫,年轻人第一次做爱的地方。这已经是自年的《模仿者》以来,我们第三次或第四次在奈保尔的作品中看到这个房间。该场面每次都作了重新描绘,渐渐变得越来越兽性,越来越绝望。奈保尔似乎不愿放弃这个场面,直到他榨净最后一滴意义,直到它被拧干。”
这已经不是毛姆式的描写了,完全是奈保尔式的写作,他运用白描的手法精准地讲述了他在世界各地的所见所闻。
奈保尔
《半生》中,主人公威利在学校的经验也映衬着奈保尔本人对学校教育的感觉。威利对学业感到乏味,但是他已经显现出作家的天赋。一位英国朋友看了他以前在学校写的小说,敦促他去读海明威。他把《杀人者》当成榜样,把伦敦的故事与他在故乡听到的故事糅合起来,热情地投入创作。令他吃惊的是,他发现讲这些远非自身经验的情景和与他自己截然不同的人物的故事,比他在学校写的那些“谨慎、半遮半掩的道德小故事”更能真实地传达他的感情。
库切也认为,杂糅不同背景的写作恰恰是奈保尔所擅长的,“奈保尔笔下的印度是抽象的、伦敦是粗略的,但他的莫桑比克却令人信服地具有真实感。”这一判断缘起《半生》的后半部分,奈保尔用小时候从他父亲那里观摩到的新闻报道的形式,展现威利在莫桑比克的经历。库切认为“这下半部,事实上属于奈保尔多年来已臻化境的写作模式。”在这种模式中,历史报道和社会分析以具有自传色彩的小说和旅行回忆录的方式流入流出:这种混合模式很可能成为奈保尔对英语文学的主要贡献。
《半生》
作者:(英)V.S.奈保尔译者:吴其尧版本:新经典文化
南海出版公司年11月
奈保尔到世界各地旅行,印度、伊朗、美国、巴基斯坦、马来西亚等,以及许许多多南美、非洲、亚洲的国家……这些地方都被写进了他的游记体小说中。奈保尔是这样描绘他在这些旅行中的感觉的:“我是一个殖民地人,在新大陆的殖民地上旅行,作为一个访问者,在新大陆的浪漫背景里,观察那些被掠夺的土地上半被遗弃的社会,就像从远处观看我自己成长的那个地方。”奈保尔的游记文学是一种很值得研究的合成文体,它比小说更纪实,比游记更深邃。
关于奈保尔如何走出模仿的羁绊和故乡的束缚,以及形成新的视角,可以参阅他的自传式小说《模仿者》。书中,主人公从小岛走出,到伦敦学习,为了模仿欧洲人,他改变自己的名字,观察周围人的生活方式和习性,可是不论怎样模仿,他还是一个徘徊于边缘的外国留学生而已。然后,回到自己的出生地小岛,他发现那里的人更是膜拜一切西方的*治制度、风俗习惯、文学艺术,甚至语言表述习惯,而这种模仿并没有给他们任何新生,反而显得荒谬可笑。主人公意识到自己也是这些盲目模仿者中的一员。于是,他又回到了英国,在伦敦郊区的小阁楼里写自己的回忆录。只有在写作的过程中,他才能感到自己从模仿的囚笼中脱离出来,体验到久违的自由。现实生活中,奈保尔也是通过写作获得自己的精神和经济自由。他深知,如果不去努力发声,他的生活将只是在努力适应他人所界定的工作与生活中一步步走向僵化的终结。
《模仿者》
作者:(英)V.S.奈保尔译者:蔡安洁版本:新经典文化
南海出版公司年1月
《模仿者》讲述一个人如何开始意识到模仿的荒诞,直到最后意识到只有在写作中才能获得自由。奈保尔对小说的结构设计非常精致缜密,他并没有遵循成长小说中常用的时间顺序来叙述,而是运用一种螺旋式上升的模式。事件发生的时间点是反复交叉跳跃的,小说整体结构复杂但是脉络清晰,因为它的整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