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几内亚(比绍)人民,对葡萄牙殖民统治进行了长期英勇的斗争。一九五六年九月十九日,在阿米卡尔·卡布拉尔的组织领导,几内亚(比绍)爱国者秘密成立了几内亚和佛得角非洲*,使几内亚(比绍)人民反抗葡萄牙殖民统治,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进入了有组织有领导的新阶段。
几内亚(比绍)共和国的诞生
一九五九年八月三日比绍市码头工人反抗殖民统治的大罢工遭到血腥镇压,五十名工人被杀害。殖民当局的屠杀从反面教育了几内亚(比绍)人民,几内亚(比绍)爱国者决心走通过武装斗争争取独立的道路。一九六三年一月二十三日,由几内亚和佛得角非洲独立*领导的一支人民游击队在几内亚(比绍)南部地区的蒂特市(在热巴河以南),向殖民者打响了武装斗争的第一枪,开始了几内亚(比绍)的民族解放战争。
当时,爱国武装只有很原始的武器:土制弓箭、匕首、砍刀以及少数从敌人手里缴获的枪支弹药。但是,爱国武装机智勇敢,在第一年战斗中,就解放了西部富绕的稻米产区,而且把武装斗争的烈火燃遍其他地区。一九六四年春,葡萄牙殖民当局调集“精锐部队”三午人,向科莫岛发动大规模进犯,妄图以此为跳板进攻南部解放沤。
但是全岛*民浴血奋战七十五天,粉碎了敌人卷土重来的阴谋。一九六五年至一九六七年,敌人不断增兵儿内亚(比绍),出动飞机对解放区进行狂轰滥炸,实行“三光”*策但是解放区人民越战越强,使敌人的“扫荡”一次次遭得可耻失败。一九六八年五月至一九六九年二月,解放区*民坚持战斗九个月,取得了边界保卫战的胜利,粉碎了敌人妄图切断解放区通往北方运输线的阴谋。经过一系列的艰苦战斗,爱国武装力量由小到大,由弱到强,逐步形成一支由游击队,民兵和地方武装组成的一万多人的队伍。经过坚持十年多的武装斗争,几内亚(比绍)爱国武装力量解放了三分之二的国土和约一半人口。一九七三年一月二十日,阿米卡尔·卡布拉尔在科纳克里遇刺身亡。爱国武装力量继续战斗。
一九七三年九月二十三日至二十四日,在几内亚(比绍)东部的马迪纳一-博埃解放区召开了几内亚(比绍)第一届全国人民议会。来自全国十六个地区和城市的一百二十名代表出席了会议。几内亚和佛得角非洲独立*总书记阿里斯蒂德·佩雷拉(一九二四年生)、副总书记路易斯·卡布拉尔(一九三一年生)和其他领导成员出席了会议。
九月二十四日上午通过的《几内亚(比绍)国宣言》庄严宣布:“几内亚(比绍)国是一个反帝、反殖、民主、共和的主权国家,它的首要目标是完全解放几内亚(比绍)和佛得角群岛人民,实现这两部分领土的统一,进而建设一个强大而进步的非洲国家。”会议按照宪法规定的程序,一致选出了以路易斯·卡布拉尔为主席、马拉罗·迪亚洛为副主席的十五人国务委员会。
葡属殖民地人民的武装斗争沉重地打击了葡萄牙的殖民主义统治,加剧了葡萄牙国内的*治经济危机。一九七四年四月二十五日,葡萄牙发生*事*变,臭名昭著的卡埃塔诺法西斯*权垮台。葡萄牙新*府面对在国内已解放大片国土、在国际上已得到一百多个国家承认的几内亚(比绍)共和国,被迫与几内亚和佛得角非洲独立*举行谈判,一九七四年八月二十六日,在阿尔及尔达成协议并发表联合声明,宣布葡萄牙于一九七四年九月十日在法律上承认几内亚(比绍)共和国,并在一九七四年十月三十一日之前全部撤出葡萄牙*队。
至此,几内:亚(比绍)的民族独立战争以几内亚(比绍)人民的胜利而告终。一九七七年十一月,几内亚和佛得角非洲独立*在几比举行第三次代表大会,提出了“独立、联合、发展”的口号。
大会规定*的最高纲领为:在几比、佛联合的基础上建设一个最终摆脱一切人剥削人的社会。大会选举阿里斯蒂德·佩雷拉为总书记,路易斯·卡布拉尔为副总书记。佩雷拉于一九七五年就任佛得角共和国总统,一九八0年十二月连任。卡布拉尔于一九七三年九月当选为几比国务委员会主席。一九七八年三月,几比佛非洲独立*分别在几比和佛得角两国成立几比全国委员会和佛得角全国委员会,分管两国的*务。但是,一九八O年十一月十四日,几比部长会议主席维埃拉发动“调整运动”推翻路·卡布拉尔。维埃拉成立革命委员会并任主席。佩雷拉等强烈谴责“调整运动”。几比佛非洲独立*从此分裂。
莫桑比克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莫桑比克人民在反对葡萄牙殖民统治、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过程中,产生了民族主义**莫桑比克民族民主联盟、莫桑比克非洲民族联盟和争取莫桑比克独立非洲民族联盟一九六二年六月二十日,上述三个民族主义**组成莫桑比克解放阵线(总部设在达累斯萨拉姆),蒙德拉纳任主席,同年九月召开第一次代表大会,通过了*治纲领。纲领明确提出,莫桑比克人民必须拿起武器,彻底消灭葡萄牙殖民主义统治,争取莫桑比克的完全独立和解放。
一九六四年九月二十五日,莫桑比克解放阵线发表《武装大起义宣言》,领导爱国武装力量在德尔加杜角州的沙伊镇向葡萄牙殖民*首次发动袭击,点燃了民族独立战争的烈火。游击队动员和组织群众,很快在这个州的北部农村建立了第一个根据地。
殖民当局集中了数万反动*警向解放区进攻,扬言“要在一年内结束莫桑比克战争”。面对当时强大的敌人,游击战士依靠群众,在广阔茂密的丛林中,机动灵活的展开了游击战。他们不仅粉碎了敌人妄图在年内消灭游击队的狂妄计划,而且到一九六五年,就把战斗扩展到了尼亚萨州,开辟了第二条战线。
葡萄牙殖民主义者伙同美帝和南非种族主义*权在太特州的赞比西河上修建卡布拉巴水坝,企图以此为中心来发展它的殖民主义经济,并计划从欧洲移民一百万到这个地区,来阻止非洲南部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为了粉碎敌人的这个阴谋,爱国武装力量挺进太特州,开辟了第三条战线。
一九六八年七月,莫桑比克解放阵线召开了第二次代表大会,会上通过了阵线章程,规定解放阵线的宗旨是:彻底消灭葡萄牙在莫桑比克的殖民统治及一切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的残余势力,争取早日实现莫桑比克完全独立,建立一个发达的、现代化的、繁荣富。强的莫桑比克。大会重申:“武装斗争仍然是解放莫桑比克的唯一道路。考虑到斗争环境,这一斗争必然是持久战。”大会决定:“加强群众性动员和*治化;在没有进行武装的其他省招募人员;增加民兵人数;扩大妇女支队;对被俘的敌人士兵实行宽大*策”;“巩固解放区建立的*治和行*管理权力;增加生产”等。
一九六八年,解放阵线已解放北部尼亚萨州、德尔加杜角州和太特州的广大地区。武装斗争遍及全国三分之一的地区,在全国四分之一的地区建立了解放区,解放人口达一百万。一九六九年二月,解放阵线主席蒙德拉纳被暗杀。一九七O年五月,萨莫拉·莫伊塞斯·马谢尔(一九三三年生)当选为解放阵线代理主席。
一九七O年五月,葡殖民当局调动了五万名殖民*,并在南非白人种族主义*权提供的大批飞机配合下,向莫桑比克爱国武装大举进攻。葡殖民*司令德阿里亚加曾夸口:“要在一年内结束莫桑比克战争。”但是,莫桑比克爱国*民粉碎了敌人的进攻,迫使敌人放弃在德尔加杜角州的七个据点。
一九七二年七月,爱国武装力量越过赞比西河,深入敌人腹心地带,在马尼卡索法兰州开辟了第四条战线。一九七三年十二月三十日,莫桑比克解放阵线主席萨莫拉宣布,解放阵线已解放了拥有一百多万居民的二十多万平方公里的土也。一九七四年上半年,爱国武装力量已发展到一万多人,活幼地区扩大到莫桑比克九个州中的六个州。“一切为了战争,一切为了胜利”,已成为广大人民的行动口号。
与此同时,一九七四年四月二十五日,葡萄牙国内发生*变,葡新*府面对莫桑比克殖民统治日趋瓦解的严重形势,不导已提出与莫桑比克解放阵线谈判的要求。对此,解放阵线坚時原则,严正声明:莫桑比克民族独立的权利是不容谈判的,只能谈判殖民当局如何向解放阵线移交权力的问题。在谈判期间,爱国武装力量没有松懈斗志,七月一日,他们在赞比西州开辟了第五条战线,不到一个月就扩展到这个州的三分之一的地区。在爱国武装力量的沉重打击下,殖民*士气低落,人心厌战,数以千计的敌*士兵开小差或拒绝开赴前线,葡萄牙的殖民战争再也无法继续下去了。
正是在这种形势下,一九七四年九月七日,葡萄牙*府被迫同莫桑比克解放阵线签订承认莫桑比克独立的《卢萨卡协议》。协议规定:葡萄牙承认莫桑比克人民的独立权,并在莫桑比克解放阵线的同意下,逐步移交其在莫桑比克的权力;在一九七五年六月二十五日正式宣布莫桑比克完全独立;在独立前的这段时间内,成立过渡*府,莫桑比克解放阵线任命总理。
一九七四年九月二十日,莫桑比克过渡*府成立。一九七五年六月二十五日,莫桑比克正式宣告独立,成立莫桑比克人民共和国,萨莫拉任总统兼人民解放*总司令。他在一九七五年六月二十五日发表的独立宣言中说:“莫桑比克人民共和国是人民民主国家,在这个国家里,所有爱国阶层都投身于建设一个没有人剥削人的新社会”。莫桑比克*府宣布土地收归国有,对教育、卫生事业和出租房屋等实行国有化。
一九七七年二月,莫桑比克解放阵线召开“三大”,宣布“莫桑比克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民族民主革命的中心任务已完成”,进入“人民民主革命阶段”。其主要任务是“继续巩固民族独立,扩大和加强人民民主秩序,巩固和发展民族经济,以便为社会主义打下思想、技术和物质基础。”一九八0年萨莫拉在新年献词中提出:“八十年代是建设社会主义社会的年代。
安哥拉的独立
安哥拉人民对葡萄牙殖民统治进行了长期的斗争。在亚非民族运动高潮的影响下,在反对殖民统治的斗争中,安哥拉产生了民族主义**。一九五六年十二月,成立了安哥拉人民解放运动,主席阿戈什蒂纽·内图(一九二三至一九七九年)。总部原设在刚果首都布拉柴维尔(一九六八年一月迁往安哥拉国内)。一九六一年二月四日,在安哥拉人民解放运动影响下的爱国青年,袭击了罗安达的监狱、电台和警察局,点燃了民族独立战争的火焰。同年三月,在安哥拉北部的北宽扎等州和中部的非洲部族爆发了大规模的反葡武装斗争,而且迅速扩展到北部大部分地区。
一九六三年三月,另一个民族主义**安哥拉民族解放阵线宣告成立,主席霍尔敦·罗伯托(一九二三年生),总部设在扎伊尔首都金沙萨。同年四月,该阵线宣布成立“安哥拉流亡革命*府”,由罗伯托任“总理”,萨文比(一九三四年生)任“外长”。一九六六年三月,由于*治主张不同,以萨文比为代表的一部分爱国者脱离安哥拉民族阵线,在安哥拉东南部莫希科州的穆安盖地区另组“争取安哥拉彻底独立全国联盟”。早在一九六四年,萨文比因不满罗伯托的亲美路线,便退出了“流亡革命*府”。
到七十年代初,安哥拉国内存在着三支有组织的争取民族独立的武装斗争力量。一支是安哥拉人民解放运动领导的武装力量。它在卡宾达地区、罗安达地区和东部地区开辟了三个战区,控制了五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约占全国面积的三分之一,约一百万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五分之一,在根据地里建立了基层*权组织,组织民兵,发展生产。安哥拉人民解放运动*治上反对美帝国主义,反对葡萄牙殖民统治。
另一支是争取安哥拉彻底独立全国联盟领导的武装力量,在安哥拉东南部建立游击区,一九六九年,该联盟发表纲领,强调真正独立只有通过在国内发起反对葡萄牙殖民势力的武装斗争才能实现,主张建立一个包括安哥拉一切民族主义力量的统一战线,在不受任何外国干涉的情况下建立一个非洲人*府;但是,它与安哥拉人民解放运动之间存在着比较严重的矛盾,互相攻击对方为“反革命组织”。
第三支是安哥拉民族解放阵线领导的武装力量,自称“安哥拉民族解放*”,参谋部设在扎伊尔的金库祖,武装力量主要在安哥拉北部靠近扎伊尔边境一带活动。经过十多年的武装斗争,三支安哥拉爱国武装力量已发展到一万多人,游击队的活动扩展到全国十六个州中的十个州。
随着安哥拉武装斗争形势的发和葡萄牙国内*治危机的加深,葡萄牙*府被迫于一九七五年一月与上述安哥拉三个民族解放组织联合签署了承认安哥拉独立权利的《阿沃尔协议》。协议规定,安哥拉成立过渡*府,在一九七五年十一月十一日实现独立。一九七五年一月三十日,安哥拉成立了三派联合的过渡*府。
同年六月,三个解放组织的主席在肯尼亚的纳库鲁举行会谈,签署了《纳库鲁协定》,规定三个组织间“放弃以使用武力作为解决问题的方法”,强调要为实现独立进行准备工作。十一月十日,葡萄牙驻安哥拉高级专员,代表葡萄牙共和国总统宣布安哥拉的独立和完全主权生效,从而结束了葡萄牙长达五个世纪的殖民统治。安哥拉人民解放运动在罗安达宣布成立安哥拉人民共和国。阿戈斯蒂纽·内图就任总统。同日,安哥拉民族解放阵线和争取安哥拉彻底独立全国联盟宣布成立安哥拉人民民主共和国。接着,武装冲突扩展为内战。
在葡萄牙从安哥拉撤出它的*队并宣布结束它在这里统治的时候,苏联支持安哥拉人民解放运动反对其他两个解放组织,从而挑起了解放组织之间的内战,对安哥拉的民族团结和真正独立造成了严重的威胁。从一九七五年下半年的几个月中,苏联就为安哥拉人民解放运动提供了大约五亿美元的*火,作为内战之用;苏联还派遣成千名*事顾问和一万多名古巴雇佣*,去“帮助”安哥拉人民解放运动打内战。安哥拉人民重又陷入了屠杀和流离失所的境地。在内战中,“人运”(安哥拉人民解放运动)部队在北部击溃了“解阵”(安哥拉民族解放阵线)部队;在南部“人运”部队把“安盟”(争取安哥拉彻底独立全国联盟)部队赶出城市。
安哥拉人民民主共和国不久即告解体。安哥拉人民共和国陆续得到绝大多数非洲国家和其他国家的承认。安盟武装力量转移到中南部丛林和农村中,进行游击活动。一九七七年十二月四日至十一日,“人运”召开第一次代表大会,改名为安哥拉人民解放运动-劳动*。*章规定:*的战略目标是“经过人民民主的过渡阶段”,巩固安哥拉人民共和国的独立,“建设社会主义社会”。
津巴布韦共和国的成立
一九五三年,英国把“南罗得西亚”和“北罗得西亚”(独立后成为赞比亚共和国)以及“尼亚萨兰”(独立后成为马拉维共和国)拚凑成以白人殖民者为统治者的“中非联邦”。由于三国人民的强烈反对,“中非联邦”于一九六三年垮台。
一九六五年起,“南罗得西亚”的以极端的种族主义分子史密斯为总理的白人*权,在英帝国主义支持下,玩弄“独立”的骗人把戏,一九七0年三月二日宣布成立“罗得西亚共和国”。为了欺骗非洲人民和反对津巴布韦人民的独立斗争,一九七一年十一月二十五日,英帝和“罗得西亚”白人*:权达成了一个“解决罗得西亚独立争端”的协议。根据英罗“协议”,英国在所谓“最终”实现“多数人统治”的幌下承认“罗得西亚”独立,佯称要通过议会选举使“非洲人取得议会多数”。
其实,照“协议”规定加选举的非洲人资格必须是:“年收入二千五百二十美元以上;占有价值五千零四十美元以上的不动产;受过四年以上的中等教育而年收入达一千六百八十美元或占有价值三千三百六十美元以上不动产者”。按照这些条件,当时五百多万津巴布韦人中,取得投票资格的还不到一千人。因此,这一阴谋一出笼,就遭到津巴布韦人民的强烈反对。
长期来,“罗得西亚”白人统治集团曾制订了六十多项种族歧视法令。这些反动法令剥夺了非洲人的一切言论、集会、出版和结社的权利。占人口不到百分之五的白人,霸占了全国总面积一半的肥沃土地,把占人口百分之九十四的非洲人赶到占面积不到一半的贫瘠土地上。一切设施都实行种族隔离,甚至墓地也是分开的。同工种的工资,白人和黑人相差悬殊,同样农业工人,自人的工资是非洲人的二十倍。
津巴布韦人民对白人种族主义*权进行了长期英勇斗争。早在一九六一年七月,非洲人便开展“留在家里”运动,抵制当局的“公民投票”。同年十月,展开了反对“新宪法”的示威。示威者袭击殖民者的报馆、商店和住宅,并用石头反击警察的镇压。一九六二年以后,反对“新宪法”和要求解散“中非联邦”的群众斗争进一步发展,到九月,由于殖民*权禁止津巴布韦非洲人民联盟及逮捕该*主席恩科莫(一九一七年生),激起人民斗争更加高涨,群众设路障,割电线,袭击警察所和*府机关,不少地方出现决心进行武装斗争的传单。
一九六四年三月十七日,斗争发生了飞跃,在布拉瓦约附近的哈米监狱里的非洲自由战士进行暴动。一九六六年四月二十八日,津巴布韦非洲自由战士在索尔兹伯格西北七十公里白锡诺亚开始武装斗争,并逐渐扩大到其他地区。
津巴布韦非洲人民联盟(一九六一年十二月十七日成立)、津巴布韦非洲民族联盟(一九六三年八月八日成立)的自由战士,都参加了武装斗争。据不完全统计,从一九七二年十二月至一九七四年十二月,津巴布韦自由战士共打死敌*一千多名,击落敌机三十多架,击毁敌*车六十多辆,摧毁敌人的据点十八个。一九七四年,自由战士在东北部锡波利诺、芒特达尔文、乌斯塔利一带解放了二万平方英里的土地,建立了根据地。同时,自一九七二年一月十六日以来,津巴布韦人民连续举行大规模罢工和示威游行,坚决反对英-罗炮制的假独立。一九七四年后,史密斯*权迫于形势,一方面加紧镇压民族解放运动,一方面表示愿意通过和谈,“逐步实现多数人统治”。
津巴布韦非洲民族联盟总书记罗伯特·穆加贝(一九二五年生)认为,在津巴布韦,只有用枪杆子,才能取得黑人多数人统治的权力。一九七五年四月,穆加贝来到非洲民族联盟设在莫桑比克的游击队营地,亲自进行游击队的组织训练工作,领导津巴布韦人民*。一九七五年三月十八日,殖民者野蛮地杀害了非洲民族联盟领导人契特波,暴露了白人种族主义*权与黑人“和解”的阴谋。一九七六年十月,穆加贝领导的非洲民族联盟与恩科莫领导的非洲人民联盟联合组成津巴布韦爱国阵线。
穆加贝和恩科莫任爱国阵线的两主席。爱国阵线一方面坚持武装斗争,游击战争已由东北部地区扩展到全国一半以上地区;另一方面也不排斥与英国殖民当局谈判。一九七七年十二月,史密斯*权企图谋求“内部解决”。穆佐雷瓦的统一的非洲人全国委员会和从津巴布韦非洲民族联盟分裂出来的西托莱派等参预“内部解决”一九七九年四月选举后,穆佐雷瓦出任“黑人多数”*府总理。
但遭到各方强烈反对,穆佐雷瓦*权未获国际承认。在津巴布韦爱国武装长达十四年的打击下,在非洲人反对种族歧视斗争浪潮的冲击下,白人种族主义*权再也不能继续下去了,英国终于被迫进行谈判。一九七九年八月,第二十二届英联邦首脑会议建议召开制宪会议,解决罗得西亚问题。一九七九年九月至十二月,在英国主持下,津巴布韦有关各方在伦敦召开了解决罗得西亚问题的制宪会议,穆加贝和恩科莫代表爱国阵线参加了会议,经过三个月的谈判,制订了宪法,爱国阵线同英国*府和罗得西亚穆佐雷瓦当局达成了导致津巴布韦独立的和平协议。
根据这一协议,在津巴布韦先后实现了停火,过渡期安排和大选等重大步骤。一九八O年二月二十七日至二十九日,津巴布韦举行大选。三月四日正式宣布投票结果,有效票总数为二百六十四万九千五百二十九票,穆加贝领导的非洲民族联盟得票一百六十六万六千九百九十二票,占总票数的百分之六十二点九,从而在八十个黑人议席中取得了五十七个席位。恩科莫领导的非洲人民联盟占二十个席位。
另有穆佐雷瓦主教领导的统一的非洲全国委员会得三个席位。根据伦敦会议的协议规定,留给白人的二十个席位,全部为史密斯的得罗得西亚阵线*所取得,协议规定,大选获胜的*的领袖组织新*府,这样,穆加贝当选为津巴布韦共和国第一任总理。一九八O年四月十八日,津巴布韦共和国正式诞生,非洲独国家和非洲统一组织的成员增加到五十个。
津巴布韦的独立道路,具有鲜明的特点,这就是:在坚持长期武装斗争并取得决定性胜利的基础上,实行武装斗争和*。治斗争相结合,经过各方谈判和相互妥协,签订包括一部宪法:在内的和平协定,从而为独立提供了*治基础和法律依据;同。时,在国内战争和建立独立*府之间,有一个从战争转向和平、从“少数人统治”转向“多数人统治”的*治过渡阶段。在这个过程中,从双方实现停火,到全国举行大选,逐步确立了独立*府的组成和各阶级各阶层在独立国家中的地位。
结语
津巴布韦共和国的诞生,是非洲独立运动的又一重大胜利。独立后的津巴布韦*府奉行种族和解和民族团结的*策。关于津巴布韦的制度,穆加贝说:“我们拥护社会主义原则,但我们必须注意到我国的现实情况-历史、传统以及我们所处的特殊情况。国家是以自由企业为基础的,因此是资本主义的。我们不会立即破坏这种经济,我们可以分阶段地逐步达到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