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有人将新加坡和香港的成功归功于国学和儒家文化,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认为,新加坡成功的关键,得益于英国留下的法治制度,而不是所谓的国学和儒家文化。
果真如此吗?我们不妨作一番分析。
英国曾经的殖民地多达近60个
英国曾经的殖民地有56个国家,其中大洋洲14个,非洲21个,亚洲10个,美洲8个,欧洲3个;还有两个地区,即美国的部分领土和中国香港也曾经是英国的殖民地。
而上述国家中,除爱尔兰、缅甸、津巴布韦、民主也门外,其他国家现在仍是“英联邦”组织成员。
李光耀的说法成立吗?
如果李光耀的说法成立的话,这些曾经的殖民地都留下了英国的法治制度,可真正像新加坡这样成功的又有多少呢?
稍微了解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状况的人都知道,除了美洲、大洋洲和欧洲的如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爱尔兰、香港等少数几个属于发达国家和地区外,其余40多个国家全都处于发展中国家甚至是贫穷国家,特别是非洲全部属于低中等收入国家,美洲只有加拿大较为发达,亚洲也只有新加坡、香港两个殖民地属于发达经济体。
剩下的45个曾是英国殖民地的非发达国家是:印度、巴基斯坦、马来西亚、孟加拉国、马尔代夫、斯里兰卡、缅甸、民主也门、瓦努阿图、图瓦卢、所罗门群岛、萨摩亚、瑙鲁、圣文森特和格林纳丁斯、圣卢西亚、圣克里斯多福与尼维斯、巴布亚新几内亚、斐济、巴巴多斯、基里巴斯、尼日利亚、喀麦隆、莱索托、博茨瓦纳、加纳、马拉维、坦桑尼亚、津巴布韦、斯威士兰,赞比亚、乌干达、汤加塞舌尔、毛里求斯、莫桑比克、纳米比亚、塞拉利昂、肯尼亚、冈比亚、圭亚那、特利尼达和多巴哥、牙买加、格林纳达、巴哈马、安提瓜和巴布达。其中的塞拉利昂、马拉维、津巴布韦、莫桑比克等更是跌入全球最贫穷的国家之列。
李光耀为什么会这样说?
相信作为一国总理的李光耀对这些国家的经济状况非常清楚,但为什么还要这样说呢?其实他内心也知道,英国所谓的法治制度并不是安国富民的万灵妙方,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仅凭英国留下的法治制度就能成为经济发达的国家。
他之所以这样说,一是由于他在新加坡出生长大,从未接触过国学和儒家文化,对中国根本就没有什么感情,加之中国过去相对落后,使他从内心就看不起中国人,甚至以自己的华裔身份为耻,不但从来没有回国归宗祭祖,反而推行所谓的“英语至上”的*策,将新加坡的华语学校全部关闭,对中华文化在东南亚的发展造成了毁灭性的打击,说出这样的话也就毫不奇怪了。
二是英国在18世纪后半叶至19世纪前半叶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完成工业革命的国家,经济飞速发展,*事也日渐强大,便开始到处开疆辟土,劫掠抢夺,到年占有的殖民地比本土大倍,把别国的财富和资源源源不断地运回本土。
李光耀出生和成长时,正是英国最强盛的阶段,虽然二战后英国日渐衰落,但烂船也有三紧钉,其经济仍然在世界名列前茅,而美国逐渐超越英国成为世界霸主,这在他的心目中种下了崇美媚英的种子,甚至竟然不以新加坡曾被英国殖民为耻,反以为荣,还把新加坡经济能够迅速崛起的功绩算在英国殖民者留下的法治制度上,这是典型的奴性心理。
新加坡的经济奇迹是怎么发生的?
新加坡能够从独立后的30年里,迅速成为人均GDP排名世界第四的经济发达国家,主要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一是利用自身地处东南亚马来半岛南端,濒临马六甲海峡,是世界著名天然良港的优势,大力发展转口贸易。到年,新加坡港的货物吞吐量排世界第二,贸易总额达亿新币,其中,出口亿,进口亿。
二是转口贸易使得新加坡的物流业得到极大发展,从而带来外汇交易和金融业的繁荣,成为世界第六大外汇交易中心和世界第五大金融中心。
三是根据国际市场变化及时调整产业结构,经历了转口型经济调整为替代进口型经济,再调整为外向型出口工业经济的三个转型阶段。注重大力引进资金、人才、技术,先是开展来料加工,建立了包括石油化工、机电生产、电子电器、修船造船等在内的发达加工工业体系,建成世界第三大炼油中心。接着发展金融业和外汇交易,形成规模后又大力发展旅游业、创意经济和教育、医疗、保健等产业,使得经济迅猛发展。
四是实行精英治国,全力打造廉洁、诚实、有效率的*府。新加坡独立后,以李光耀为首的精英团队和历届*府班子积极推动经济改革与发展,在其任内推动了开发裕廊工业园区、创立公积金制度、成立廉*公署、进行教育改革等多项*策,使新加坡发展成亚洲最富裕繁荣的国家之一。
五是建设法治国家。新加坡是全世界法律最健全、执法最严苛、公民最守法的国家,生效的立法有多种,涉及社会的各个领域,而且执法严格,不讲情面,以至于被一些西方国家指责为专制国家。
至于其他方面如抓住历史机遇、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构建宽严相济和开放包容的社会组织结构、注重民族融合和团结等等,也对促进新加坡的经济发展起到了相应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