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桑比克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文明6新增势力领袖竟是史上最强非酋
TUhjnbcbe - 2024/5/5 23:22:00

差不多在拿破仑的大军横扫欧陆的同时,在东南部非洲,有一位黑人武士带领部下南征北伐,他们征服了所有的民族,劫掠了大片的领土。同时,这位武士统治的部落也从一个只有人的小族群,变成了拥有辽阔土地的集权国家,更令人惊叹的是,在20多年的征战生涯中,这位武士从来没有失败过。

他就是恰卡,黑非洲历史上最剽悍的军事指挥官,今天的南非人将他称为“黑色的拿破仑”。

在《文明6:迭起兴衰》中,恰卡就是新势力——祖鲁的领导人

同样,对《文明》系列的玩家,恰卡也是一个熟悉的存在——作为祖鲁文明的领导人,他在《文明》前几代中的形象总会勾起五味杂陈的回忆:这位酋长永远不知道安分,总会莫名其妙地窥伺你的领地,不停地咒骂你,或是无缘无故发动战争。而在《文明6:迭起兴衰》中,他也保持了一贯的强势风格,其领导的祖鲁文明有批量生产军队的加成,可以在短时间内横扫一大片地区——而这些设定,都与他的真实事迹不无关系。

《文明5》中的恰卡,另外,他在系列初代中也登场过

困苦的出身

和非洲历史上许多的军事强人一样,恰卡在儿时也经历了许多磨难。在他出生的18世纪后期,当时的祖鲁部落,还只是活跃在今天南非境内的众多势力中,最为名不见经传的一个。甚至关于祖鲁部落的具体起源,历史学家们都没能得出一个明确结论,一般认为,其最早的祖先可能是在公元9世纪前后,跟随着人口迁移潮,从非洲东部来到了今天的南非境内。

这些人操持的是一种名为恩古尼语(Nguni)的语言,主要靠农业和放牧为生,在随后几百年里,这些移民也经历了分散和兼并,并逐渐组成了不计其数的新部落。祖鲁部落就是其中之一,按照传说,大约在公元年左右,在一名叫卡马兰德拉的酋长领导下,他们在今天南非东北部建立了名为“祖鲁”的领地。

祖鲁人的村庄被称为“伊坎达”。它设有双层木栅栏,内层圈养牲畜,外层隔绝闯入者。出于实用和战略的考虑,伊坎达通常设在山坡之上:利用流动雨水进行自然清洁,还可居高临下防御外敌。上图是《文明6》中的伊坎达,下图是其实际布局图

在恩古尼语中,祖鲁的意思是“天堂”。虽然存在夸张的成分,但从地理角度,这里确实非常适合居住。与北方的炎热潮湿不同,这里温暖湿润,非常适合农业和放牧。另一方面,这样一片土地,也是其它部族垂涎的对象,随后近百年里,祖鲁部落始终生活在强权的夹缝中,到18世纪后期,它的总人口只有大概人。

今天的祖鲁人起源地——它位于今天南非的纳塔尔省东北部

祖鲁人传统居住区在地图上的位置

年,一位叫森赞加科纳的酋长从母亲手中接管了部落,但这位年轻人却很不安分。年,他让一位叫兰迪(Randi)的姑娘怀上了孩子——而这名姑娘不是别人,恰恰是附近部落前酋长的女儿。绯闻很快变成了丑闻:面对事实,森赞加科纳根本不以为然,他指责兰迪是假怀孕,至于所有怀孕迹象都是寄生虫作祟。

然而,纸包不住火,面对兰迪越来越大的肚子,辛赞格纳科还是被迫迎娶了她。也许是出于自嘲,在孩子出生后,辛赞格科纳给他取名恰卡(Shaka),在祖鲁语中就是“寄生虫”的意思。然而,风波远远没有结束,虽然兰迪和恰卡获得了名分,但在部落传统中,这仍是一场不道德的婚姻。小时候,恰卡经常遭遇族人的欺侮。同时,森赞加科纳也迎娶了更多的妻妾,并有了不少子女。

国外电视剧《恰卡·祖鲁(年摄制)》的剧照:小时的恰卡和母亲经常遭遇族人的欺侮

没过多久,恰卡的地位一落千丈,在6岁那年,恰卡和牧童一起看管畜群,但不慎丢失了一只羊。森赞加科纳很快借题发挥,把他和兰迪赶出了家门。此时的恰卡基本是一无所有。为逃避欺侮,他只能到处流浪,从一个部落前往另一个部落,为别人放牧和充当佣兵。

在这段时间,草原的环境也发生了巨大变化。由于气候突变,恩古尼人原本肥沃的土地上爆发了干旱和饥荒,部落为争夺牧场频频展开混战。在这个过程中,一位叫丁吉斯瓦约(Dingiswayo)的年轻酋长脱颖而出——而这位酋长也将改变恰卡的命运。

恰卡的崛起

说到恰卡的崛起,就不得不提丁吉斯瓦约。丁吉斯瓦约出生于大约年,只比恰卡年长6岁,同样是一名酋长的儿子。由于在年轻时卷入了推翻父亲的叛乱,他迫从部落中孤身逃走。就在快饿死的时候,他遇到了一名欧洲探险家。丁吉斯瓦约立刻抓住了这根救命稻草,自告奋勇为其充当向导。

在接触期间,对方的随身物品引起了丁吉斯瓦约的兴趣。另外,从两人的交谈中,他也获得了许多前所未有的知识。比如说如何使用火枪,欧洲人商站的位置,以及他们愿意收购的各种物品。

在当时的非洲酋长中,丁吉斯瓦约是少数见识过欧洲先进文明的

按照一些传说,丁吉斯瓦约在此期间去过很多地方,甚至在英国的开普殖民地见识过正规军的训练。在跟随欧洲人很长一段时间后,丁吉斯瓦约得知,他的父亲已经去世,因此准备动身回家夺取酋长之位。偶然的是,大约就在同时,他还得到一条消息,因为一次意外,他长期追随的白人探险家已经被杀。丁吉斯瓦约立刻动身,去了杀害探险家的部落,并通过各种手段,拿走了马、火枪等物品。

回到自己的部落之后,丁吉斯瓦约让族人大吃一惊。由于许多人根本没有见过军马和火枪,他们都以为,老酋长的儿子成了一位法力高强的巫师,许多战士也慕名前来为他效力。同时,丁吉斯瓦约还向英国和葡萄牙商站派出使者,向他们赠送了牛和象牙。作为回报,葡萄牙人派出了一支小部队,以协助丁吉斯瓦约。

位于莫桑比克境内的葡萄牙商站兼要塞

畏于欧洲火器的威力,丁吉斯瓦约的敌人纷纷臣服或投降。期间,他自己也采购了少量欧洲军火,还鼓励臣民前往欧洲人的殖民地开展贸易,同时,他还建立了手工作坊,并试图将农牧产品推销到欧洲地区。期间,他的目标非常明确:让部落富强起来,进而建立起霸权。

对到处流浪的恰卡来说,这简直是一个天赐良机:此时,16岁时他已经长成了一个巨人,他的身高超过了1.9米;至于另一个不寻常之处是他强壮的体格,在当时,他甚至赤手空拳打死过一头猎豹——他的加盟也让丁吉斯瓦约非常高兴。

油画:少年时代的恰卡,左侧的妇女是他的母亲兰迪,右侧是一名丁吉斯瓦约部落的酋长

21岁时,恰卡正式成了一名武士,为此,他得到了一副牛皮盾牌,它有1.75米高,刚好能够遮蔽住一个魁梧的成年人。此外,他的装备还包括牛皮制成的护腿、护腕、短裤、披肩和一双凉鞋。同时,他还得到了3把轻质投枪,这也是他们战场上的主要武器。

欧洲作者描绘的恰卡画像

在此期间,恰卡也学习了一种全新的作战方式。之前,在南非地区的战争中,所有参战者都很随意。但丁吉斯瓦约却从葡萄牙人那里学习了一些欧洲军队的做法。他将部下编成了若干个团,每个团都有特殊的名字,比如“丛林人”“迷雾”等,同时,其成员也手持特定样式的盾牌以进行识别。

这些团在遭遇敌人后,会逼近到离对方40-50米左右,然后集体投掷标枪,并用盾牌保护自己。在这个过程中,对方也会用携带或是捡起的标枪进行反击。在若干回合之后,总有一方支撑不住,转身逃跑。这时,胜利的第一方会展开追击,直到迫使敌人放弃武器。

↑投矛是当时东南部非洲武士常使用的一种武器,但后来这种武器为恰卡所禁止,但后来的统治者又在军队中引入了这种武器↑

祖鲁人之王

但在年轻气盛的恰卡看来,这种传统却极为迂腐:尤其在投矛阶段,双方有时只是在白费精力而已——在一场战斗中,他受不了这种僵持,带头冲出方阵,用盾挡开迎面而来的投矛,然后冲到对方眼前,将阻挡敌军武士一一击杀。

这场战役让恰卡名声鹊起,但他显然没有感到满足。他发现在近战时,投矛很容易折断。为此,他设计了一款名为“iklwa”的新武器,它就是“祖鲁短矛”,可以同时用来突刺和劈砍,另外,恰卡还认为,牛皮凉鞋并不利于行动,并要求战友们在战场上抛弃它们。

《文明5》艺术设定中,恰卡手拿的就是祖鲁短矛

在此期间,丁吉斯瓦约的主要对手是布特勒齐人(Butelezi),一个著名的尚武部落,在年的一次战斗中,恰卡所在的“丛林人”团(iziCwe)也奉命参战。在一场战斗中,他用祖鲁短矛杀死了前来挑衅的敌军勇士,并让布特勒齐人溃不成军。作为胜利的奖赏,恰卡被任命为名战士的指挥官。

利用这个机会,恰卡把部下分成了紧密联系的四个分队。其中央是主力部队,被称为“头”;后方是预备队,被称为“腰”;同时剩余的人员则被布置在前方左右两侧,构成“犄角”,它们后来演变成了祖鲁人著名的“水牛”阵型。

祖鲁“水牛”阵型的示意图

在后续的战斗中,恰卡和他的百人分队表现出色,这让丁吉斯瓦约很快任命他担任“丛林人”团的指挥官。与此同时,丁吉斯瓦约的部落也在不断壮大,这引起了许多酋长的不安,其中,最寝食难安的恩德万德韦人(Ndwandwe)的首领兹威德(Zwide),他也是丁吉斯瓦约称霸之路上的劲敌。

最终,双方的战斗在一个多山地区爆发了。兹威德将部下部署在了一个陡峭的、易守难攻的山脊之上,附近还有名援军正在赶来。此时,恰卡做出了一个决定,在敌方援军抵达山下时发动进攻——这让很多战士都感到疑惑。因为他们的行动将完全处于敌人主力的注视下,对方必然不会坐视不管,但恰卡却非常自信,认为这将成为摧垮敌人的关键。

祖鲁武士的刺杀战术

所有战士别无选择,只得服从恰卡的决定。在抵达战场后,恰卡先派出一支精干的部队向援军发起猛烈攻击,就在后者被打得快要崩溃时,兹威德再也按捺不住,决定向山下派出救兵。但就在这些部队一波波下山时,他们也离开了有利的位置,阵型也变得散乱。恰卡抓住机会,调回部队反戈一击,将敌人打得落花流水。

以名战士击败了上千名敌人的恰卡名声大振,并很快被丁吉斯瓦约提拔为军队的最高指挥官。年,在丁吉斯瓦约提供的战士协助下,他回到家乡接管了祖鲁部落。

尽管此时,祖鲁部落仍然非常渺小,但这并没有限制住恰卡的野心。成为酋长后,他迅速将全部适龄男子编入了部队,其中,最为健壮人被专门挑选了出来,成为恰卡本人的卫士。同时,他还教导下属采用自己新创立的战法,即放弃投矛,使用祖鲁短矛进行近距离搏斗,至于违抗命令的人员则会遭到严惩。

班图武士团也是《文明6》祖鲁的特色部队

这支部队很快在恰卡的第一场战争中发挥了作用,其目标不是别人,正是他母亲出身的兰格尼部落。行进了50公里之后,恰卡的部下趁着夜色包围了对方营地,几乎兵不血刃地将他们俘虏。随后,恰卡将当年欺侮过他的人们全部挑了出来,用棍击、矛刺和扭断颈椎等方式处决,至于剩下的人,则被统统编入了祖鲁部落。

祖鲁武士的全套装备:短矛、投矛、战锤和盾牌

通过这次吞并,祖鲁人的规模扩大了一倍。接下来,恰卡决定向昔日的老对手——布特勒齐人宣战,在约定的交战地点,布特勒齐人的主力部队与祖鲁人隔着大约米的距离对峙,其部队排成了宽达米的5行,规模远远超过了祖鲁人,至于他们的酋长则坐在了阴凉处,通过传令兵指挥战斗,至于他们的家眷都被安置在后方,等待着一起欢庆胜利。

而在恰卡这边,他手下只有大约名战士,但他把最精锐的人放在了中路,即“水牛”阵型的头部,老兵和少年兵则在后方压阵。至于另外的部队则位于左右两侧,形成了“水牛”的犄角。

整队完毕后,恰卡的中路开始缓缓前进,在接近到离对方50米时,他们直接向敌人发起了冲击。布特勒齐人对此倍感惊慌,他们甚至没来得及扔出第一波投矛,便被祖鲁人成片刺倒。后排的幸存者仓皇逃窜,但他们发现,敌人的左右两翼已经出冲进了营地和家眷之中,战斗的结局已经注定。

一名全副武装的祖鲁高级武士

在这场战斗中,布特勒齐人几乎被赶尽杀绝,甚至俘虏和伤员也不例外。随后,恰卡派人深入布特勒齐人的领地,抢掠妇女和儿童,并杀死了所有“没有用”的人。这场战役也充当了一个标志,南部非洲出现了一种全新的战争形态——其中抛弃了所有道德,取而代之的是残酷的杀戮。

恰克里山之战:称霸的开始

年,恰卡和丁吉斯瓦约联手进攻兹威德的领地,但局势却急转直下,在一次埋伏中,丁吉斯瓦约被杀,他的族人也一拥而散,这让恰卡不得不独自迎战兹威德。

丁吉斯瓦约的后人在其遇难地举行几年仪式,丁吉斯瓦约死后,恰卡成了与兹威德争霸的主要力量

另一方面,兹威德也意识到他最大的威胁实际是恰卡。随后不久,他便命令儿子诺马兰加纳(Nomahlanjana)率领00人向祖鲁腹地进攻。这支军队在年4月初抵达了祖鲁部落的北疆——白乌姆洛齐兹河(WhiteUmfolozi),而此时,恰卡却只能投入不到0名士兵。

不仅如此,恰卡的兵力还严重分散,其中一部分被派去掩护家眷,而另一部分则需要监视白乌姆洛齐兹河上的各个渡口——其中只有0人是真正的战斗部队。但在恰卡的命令下,他们还是登上了白乌姆洛齐兹河以南、一座名叫恰克里(QokliHill)的山丘,并占据了有利地形。

今天的恰克里山,战斗爆发时是4月份,在南半球属于干季,山上的植被比较稀少,可以供大部队展开

在当地,恰卡表现的异常冷静,将部队组成了一个五层的圆形阵,他本人则和预备队一道驻守在最中心,另外,他们还储备了充足的食物和水,如果战斗僵持不下,外围的部队会逐渐撤向山顶、重组,然后集中兵力向南部森林地带突围。随后的一整天,双方都在准备战斗,诺马兰加纳趁夜色从多个方向渡过了白乌姆洛齐兹河,还得到了人的增援部队。

随着黎明到来,诺马兰加纳发现,一群祖鲁人正在10多公里外的山上赶着牲畜,因此派出了名战士前去拦截,至于剩余的人则来到了恰克里山的东北山脚处,准备发动第一轮攻击。

当这名战士鱼贯上山时,他们的队伍变得愈发紧密。这时,恰卡立刻命令前两排士兵发动反攻——事实上,这个决定可谓恰逢时机。由于队形过于密集,诺马兰加纳的部队甚至没有机会投掷标枪,便被一拥而上的祖鲁战士击垮——在短短的10分钟内,就有近千人死于非命。

恰克里山之战第二天的局势,其中红色为恰卡的部队,蓝色为诺玛兰贾纳的部队

诺玛兰贾纳见状,命令败退的部队进行重组。随后,他将一半军队留在山脚下,另一半则重新整队。此时,他已经发现了祖鲁武士善于近战的长处。为此,他命令将士兵之间的间隔距离拉大,并要求在未靠近祖鲁人的阵线前即奋力投掷手中的长矛。这制造了一些伤亡。但恰卡命令部队不要轻举妄动,并制造一种自己已惊慌失措的假象。当第一排和第二排的敌人用光长矛之后,他才下令部队倾巢而出:对方完全没有预料到这一举动,在丢下大量的尸体后,他们不得不再一次从山上后撤。

在第三轮攻击中,诺玛兰贾纳命令年轻的武士站到第一排,与敌人进行肉搏,至于第二、第三排武士则用投矛轮番打击冲过来的祖鲁人。

然而,在对方整队时,恰卡却识破了这一计谋,他命令部下迅速进攻,这一决定不仅击溃了对方的第一排,还把对方的第二列队伍压进了后面的横队,进而剥夺了他们投掷长矛的机会。随后,祖鲁武士在混乱的敌人当中大开杀戒——然而,即使在将这三排敌人全部杀死后,对方仍然拥有人数上的优势,不仅如此,他们的进攻势头也丝毫没有衰减。

艺术画:恰克里山之战

在第三次尝试失败后,诺玛兰贾纳开始尝试采用引诱战术:他计划分批吸引好斗的祖鲁武士下山,进而在开阔地发挥己方人数众多的优势。为此,他命令部下分成小股突然前冲,投出长矛,然后在盾牌的掩护下徐徐撤退:一些求战心切的祖鲁战士冲上前去杀死了一些人,但追击到山脚时,便遭到了优势敌人的进攻,并蒙受了不小的损失。

此时,恰卡手下的武士只剩下了大约两列,总人数只有人。而在另一边,诺玛兰贾纳注意到了这一点,认为此时是歼灭敌人的理想时机,他将全部的部下排成了数个米长的横列,试图一劳永逸地歼灭祖鲁人。同时,他和四个兄弟也加入了进攻队伍,试图亲手砍下恰卡的首级。

恰克里山之战的最后战斗

然而,让进攻者预想不及的是,在山后方,还隐藏着恰卡最后的预备队——大约名祖鲁老兵,这些人在之前一直在休息,甚至战斗最激烈时也不例外——但显然,局势已经到了非常危险的地步,在恰卡的命令下,他们形成了“水牛”阵型的犄角,并从两侧对敌人发起了攻击。诺玛兰贾纳再次被打得措手不及,但这次他没有撤退,而亲自带领四个兄弟加入了战斗,试图赢得这场决战。但他的努力被证明是徒劳的——他们最终也在混战中被全部击毙。

在这场漫长而严酷的战役中,恰卡的名武士有人阵亡,而他们却杀死了兹威德的7人。经此一战,夏卡事实上已经成了南部非洲的战神,其不仅歼灭了敌人最精锐的军团,还在后来的战斗中将领土扩展到了近3万平方公里。

利用新掌控的人口,恰卡组建了8个团,每个团都有0名武士。与此同时,他的教官们则对这些新兵进行魔鬼训练,其重点是近距离搏斗的技巧,同时,恰卡还亲自带领他们演习,每个人每天都要进行90公里的武装行军,如果达不到这个速度,等待他们的将是死刑。

《文明6》中的祖鲁武士团,他们相对廉价,而且可以大量组建,是攻城略地的利器

决战

与此同时,兹威德也发誓为5个儿子的阵亡进行报复,并和周围的诸多部落广泛结盟。到年春天,他已经重新集合了1名战士,他们由经验丰富的指挥官索桑汉(Soshangane)率领,并以极快的速度侵入了祖鲁人的领土。由于规模庞大,他们携带的食物只能维持3天,至于后续的补给则完全需要依赖缴获。

这条消息让恰卡倍感惊讶,但他很快做出了冷静的决定:他命令把所有的百姓、牲畜和粮食全部从备受威胁的北部边境撤出,并迁入南部的森林地区暂时隐蔽。同时,他试图让饥饿和疲惫折磨对手,直到他们变得不堪一击。

面对1名敌军,恰卡命令族人离开危险区域,向山区和森林撤退

在索桑汉入侵的第一天,这支大军渡过了白乌姆洛齐兹河,并开始向南追击神出鬼没的祖鲁军团,但入夜之后,他们却频频遭遇祖鲁人的袭扰,许多方阵都没有得到安眠。到了第二天晚上,恰卡知道对方的食品可能已经耗尽,便故意将自己的一部分牛群赶到了离敌营很近的区域——这让索桑汉以为,面对他的大军,大部分祖鲁人已经放弃土地逃跑了,于是,在第二天上午,索桑汉决定立刻率领大军展开追击。

在第三天,双方都在进行猫鼠游戏:在祖鲁人的引诱下,索桑汉的部队行军了60多公里,但粮食也在逐渐耗尽。夜幕降临时,其麾下的不少武士都要求继续追击,但索桑汉却命令大军扎营过夜,同时还召开了一次军事会议。事实上,索桑汉并不是一个容易落入圈套的莽夫,翌日早上,他的大军开始徐徐撤退,到了傍晚时分,这支部队突然在一片森林里消失了,他们显然是已经偃旗息鼓,以避免遭到祖鲁人的突袭,虽然在这个过程中,双方的斥候一度爆发了交战,但除了零星的警报之外,这一夜基本过得还算平静。

↑在演习中,祖鲁武士会故意踩在蒺藜上,以锻炼脚底板的耐受力,以便适应长期行军,这种做法在最后的决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到战役的第五天早上,索桑汉带领他的部队抵达了平原地区,并开始撤入己方的领地撤退,虽然他们此时既饥饿又疲惫,但损失依旧非常轻微。然而,令这位老将始料不及的是,祖鲁人的行军速度比他们更快——此时,恰卡反复进行的演习终于证明了决定性的意义。

面对00名尾随的祖鲁武士,索桑汉将部队展开,他向部下保证说,只要打赢了眼前的敌人,战争就会结束,届时他们将有“数不清的牛群”。同时,他也意识到,自己的侧翼将遭到祖鲁人的猛攻,因此,他额外挑选了两个最好的团,如果出现不测,他们将在第一时间赶去支援。

然而,在开战之初,夏卡就展示出了不同寻常的才能:他要求祖鲁人假装全面进攻,但但真正只与敌人的两翼发生冲突。为此,索桑汉的主力部队不敢贸然行动,而两侧却似乎有崩溃的危险。其最好的两个团见状立刻开始增援侧翼,这恰恰中了祖鲁人的圈套。利用前线的混乱,他们立刻将这两支孤立的部队包围和消灭。同时,他们继续向侧翼试压,一度形成了包围的态势。

排成密集队形展开进攻的祖鲁武士

此时,索桑汉不得不承认,虽然当前他还占有人数优势,但局面已经相当危险,为避免全军覆没,他迅速收拢主力后撤,并在第二天清晨抵达了翁布瑞拉河沿岸,此时,他们还剩下1人。为掩护主力部队分批渡河,索桑汉派出了最好的部队来殿后。然而,这位经验丰富的指挥官并没有意识到,祖鲁人在前一天夜里悄悄减少了追击部队的规模,他们有人分别从上游和下游渡过了翁布瑞拉河,并在埋伏在了敌人的必经之路附近。

成群渡河的非洲武士,这种做法可以最大限度减少被激流冲走的可能性

当索桑汉的部下慌忙来到对岸时,发现自己闯进了一个注定无法逃脱的圈套,在其视野所见之处,都是祖鲁人闪耀的长矛和祖鲁武士的身影,到了夜幕降临时,这场南部非洲最大规模的战役终于结束,除少数人侥幸逃脱外,索桑汉的1.8万大军几乎荡然无存。此时,已经没有什么人还能阻挡恰卡横扫东南部非洲。恰卡亲自拿着盾牌,带领人突袭了兹威德的大本营。

他试图亲自砍下这个老对手的头颅。但遗憾的是,兹威德已经带着亲信连夜逃离了。尽管后来他在更遥远的北方重建了王国,其版图远远胜过之前——然而,直到去世,兹威德都再也没有踏上之前的土地。

血腥统治

通过这次胜利,恰卡掌控了今天南非的东半部分,并创造了一个庞大的祖鲁王国。从那时起,恰卡的武士几乎就像暴风一样横扫着南非草原,在其所经之处,留下的只有荒芜的土地、燃烧的房屋和烧焦的尸体。在部落内部,恰卡拥有绝对的权威,他不仅是至高无上的国王,还千方百计试图让自己与神明并列。

年后,祖鲁人(右侧阴影区域)的扩张,其矛头扫遍了大半个南非

事实上,在非洲历史上,也几乎没有哪个国王或军事强人会如此残暴地对待臣民:在战场上,他的士兵会因为露出哪怕一丝畏惧的表情而被活活打死;他既没有正式的妻子,也没有生过一个儿子,因为担心后代会对他不利——一旦某个妾侍怀孕了,她们就会被直接处决;另外,他还驱逐了所有的巫师,因为他宣称,只有国王才能命令上天下雨。这些残暴的行径,很快随着他母亲的死而达到了顶点。

在服丧期间,他下达了一条命令,禁止在一年内种植庄稼,也不准饮用牛奶,任何在此期间怀孕的妇女都会因为不敬而同丈夫一道被杀——据说有人因此死于非命。甚至生产的母牛也不例外——这样,小牛也会体验到失去母亲的感觉。

规模空前的集体处决、手段令人发指的酷刑、无缘无故的屠杀,让恰卡统治了大约9年。然而,随着时间流逝,恰卡的处境也愈发危险。许多亲信害怕他,但不尊重他,因为他总是要求无条件的服务,却不给予财富和尊重,如果他们稍微有一点松懈,等待他们的将是无穷无尽的酷刑。

阴谋不断酝酿:年,恰卡的同父异母的兄弟——丁刚发动了叛乱。和许多族人想象的不同,在这个过程中,他并没有表现出宛如神明的一面,而只是像之前被杀的许多无辜者一样,一声不吭地倒在了血泊里。不过,在传说中,依旧有一种说法,垂死的恰卡指着丁刚大喊:“你不会统治多久的,白人,白人就要来了,这里早晚是白人的土地!”

恰卡的埋葬地,后来人们在当地修建了一座纪念碑

事实上,即使这一传说毫无凭据,但它至少反映了一个事实:虽然祖鲁王国的力量依旧如日中天,但威胁也在降临,在19世纪以来,欧洲殖民者已经开始迁移到非洲内陆,与祖鲁人之间的战争已经迫在眉睫。事实上,恰卡也许知道欧洲人的威胁,但他本人却不认为其先进技术值得引进。当祖鲁王国达到鼎盛的时候,许多商人慕名前来,向他介绍了文字和医药,并试图推销欧洲最先进的火器。

不过,恰卡却对这些置若罔闻。他表示,祖鲁人根本不需要文字,因为如果他的信使犯了错,那么,他们会被直接处决。另外,医药也是多余的,因为每个人的寿命都是上天注定。至于火枪,恰卡虽然承认,这种武器的威力很大,远远超过了投矛,不过它们的装填时间太长了,期间祖鲁勇士们足以一拥而上——这种思想也也影响着丁刚和他的继任者,甚至在年、与英国爆发全面战争时,祖鲁人使用的仍然是过时的冷兵器。

↑在伊桑德尔瓦纳战役中,蜂拥而来的祖鲁人向英军进攻,英军在这场战役中有超过0人阵亡,做个也许不恰当的比较:在早先的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军只阵亡了不到人↑

但即使如此,在同英国人的战争中,祖鲁人仍然表现出了良好的组织和战术。在年1月,在伊桑德尔瓦纳,他们一战便杀死了超过0名英军及仆从士兵,这也英军在非洲殖民战争中最大的失利。然而,这些蛮勇的战士注定无法和近代的战争机器对抗,最终,祖鲁人不得不放弃了全部领土,并沦为英国的附属国和殖民地。

尽管如此,恰卡依旧给族人留下了丰厚的遗产:他的一连串征战影响了南非版图,并让祖鲁人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如今,南非的祖鲁人口已经突破了0万,此时谁能想到,在年前,它还仅仅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渺小族群而已——而这也是《文明》系列始终在表现的一点:在人类历史上,文明的内在力量总是反映在他们的领袖身上,并具体表现为政治、经济和军事体系,它们最终化作一只看不见的手,暗中操纵着芸芸众生和他们的命运。

1
查看完整版本: 文明6新增势力领袖竟是史上最强非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