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日,第七届、年以来第三次中非合作论坛(FOCAC)在中国北京开幕,联合国、非盟、26个非洲和国际组织领导人,54个非洲国家的代表团出席了这次主题为“合作共赢,携手构建更加紧密的中非命运共同体”的盛会。
说是“盛会”毫不夸张:相较此前各界,本次论坛峰会吸引了各相关国际组织和非洲全部55国中54国的参加,峰会期间中国和非洲及非洲各国达成了一系列多、双边合作协议,中国更在峰会期间宣布了“亿美元”的对非支持。
早在峰会开幕前夕,许多欧美媒体就对中国在非援助表现出异乎寻常的“关切”:法国《青年非洲》杂志和法国国际广播电台援引一些国际机构的警告,称非洲欠中国债务在过去5年内翻了一番,如喀麦隆70%公共债务欠自中国,肯尼亚、莫桑比克、刚果-布都有类似情况,“事实上中国已持有非洲债务总量的14%,这对于非洲国家而言是很危险的”,“越来越多批评者担心,经济过多依赖中国存在风险”;德国之声电台和美国中国问题研究院(CARI)等则从另一个角度“切入”,称过去20年间非洲欠中国债务累计达近亿美元,“这可能迫使埃塞俄比亚、赞比亚、喀麦隆这类国家谋求重组部分债务”,暗示“中国财富将因此受到损失”。
上述两种观点、尤其后一种论调在国内也引发热烈讨论和许多异同,而这种“关切”和热烈在“亿”被宣布后再次被推上顶峰。
那么,应如何分析和回应这种对非洲欠华债务的“关切”?
首先我们应把概念弄准确、弄清晰。
“亿”并非都是无偿援助或贷款,而是由几块组成的:亿美元为援助、低息或无息贷款;亿美元为授信额度;亿美元为中非开发性金融专项资金;50亿美元为自非洲进口贸易融资专项资金。
很显然,援助和贷款进展“亿”的1/4,其余都是额度和授权款项,后者针对专门的开发与合作项目,许多项目的承建和运营方本身就是中资企业,即便前者,主要也是服务于直接或间接开发性项目,这些项目的受益方同样不止是非洲国家,也是中国自己。
为什么这么说?
经济上,非洲和中国存在得天独厚的互补关系,且这种互补成为有来有往的循环,可以自成体系:非洲需要性价比高的工业品,而中国恰好有门类齐全、性价比高的工业品,而且过剩;中国需要大量资源、原材料和市场,而非洲恰好这一切全有。非洲要持续发展需要基础设施的大投入,中国在这方面恰是强项;基础设施需要资金,而非洲国家出售资源的钱正好有了去处;非洲制订了“计划”,目标是城市化、工业化,而最现实可引进的,正是中国的过剩产能和投资资金……马士基是全球最大海运公司,其周转集装箱21世纪以来在中非航线上可以做到“满载来,满载回”,这是除中美外任何航线都很难做到的。
不仅如此,中非贸易利润率相当高。中国和许多工业化国家级的贸易要么利润率低下甚至为零、为负,靠退税维持盈利,要么细节要求苛刻,而中国对非出口的利润一直维持在较高水平。
中非经贸合作关系不仅为中国经济发展和民生所需提供了必不可少的资源、原材料,也为庞大的“中国制造”产能提供了可靠、稳定且不断提升的“出口”,没有非洲这个“有来有往”的“外挂”,中国经济和社会运行成本会大幅提高,从而影响民生和社会稳定,中国庞大过剩产能将丧失重要的去处,从而累及许多地方的经济和就业。从这个意义上讲,援助非洲实际上是既帮人,又帮己。
有人认为“支持资源和制造业项目的投资有价值,支持民生和基础设施项目的投资是浪费”,这也是有失偏颇的:非洲各国普遍贫困,民生发展滞后,但人口结构年轻,近10多年来经济增速在全球居于前列,通过支持当地民生可提高当地购买力,从而使之能够消化更多中国产品,而补齐非洲极其严重的基础设施项目欠账,则不仅对当地民生有帮助,而且能大大提高资源、制造业项目的发展效率——没有“三通一平”就无法发展制造业和采矿业,没有道路、港口、机场和通讯设施,产品和服务也无法实现流通。
许多态度较为客观的国际观察家指出,中国并非人们通常认为的“非洲资源购买者”,从高科技到基础制造,中国元素在非洲各领域蔓延,南非合资厂的汽车,尼日利亚境内的新铁路,卢旺达和埃塞俄比亚的合资服装厂都令人印象深刻。自年中国提出“新丝绸之路”倡议以来,中方近年来加大了在非洲大陆基础设施和工业园区投资,每年投资额高达30亿美元,中国在非投资和经营的目的已不只是建立原材料基地和销售商品,诸如埃塞俄比亚经济特区这样的项目已带有重新安排全球产业链的意图,这不仅契合非洲“计划”提升产业结构的需求,也对中国自身产业升级和全球布局有深刻意义。
其次,非洲受益国是否如某些媒体和观察家所言“怨声载道”?
诚然,在非洲,的确存在一些对中国对非援助、债务的抱怨,其中既有某些媒体和研究机构的声音,也有个别非洲政治家“援助国应该让我们决定需要什么”的吐槽。但这远非主流的声音,正如《几内亚新闻》援引南非标准银行总裁亚巴斯(SukarniYabashe)所言,近年来越来越多国家开始认识到“一带一路”倡议的深远意义;南非总统拉马福萨(CyrilRamaphosa)称中国在非洲“发挥非常积极作用,帮助非洲发展,它是一个真正的伙伴,而不仅仅是图谋非洲的资源”;加蓬总统邦戈(AliBongo,)称“中国已证明自己是非洲的朋友”;肯尼亚运输部长马查理亚(JamesMacharia)在谈到中国援建蒙内铁路时指出,自铁路启动以来“创造了近5万就业机会,培训专业技术人员多名,多家当地企业、分包商和数千家当地供应商从中受益”;阿尔及利亚《新闻报》认为中非“应该在更多领域发展密切合作,中国不仅是世界工厂,也正成为世界新技术领导者之一,非洲国家可以从中获益良多”,认为非盟的“议程”和联合国-非盟“可持续发展计划”应该和中国“一带一路”倡议应该密切对接……
就连法国欧洲新闻电视台也承认,“在西方国家不断发出批评的同时,非洲各国政府热烈欢迎中国投资其基础设施和工业园区,过去20年中国是非洲最大合作伙伴和最主要的投资者之一”,认为“众多国际组织和几乎所有非洲国家与会本身,就足以表明其对中非合作关系的态度”。
我们还应看一下这些发出对中国援非、在非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