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桑比克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郑和的传奇人生从贵族少年跌落成小太监,再
TUhjnbcbe - 2024/10/31 17:06:00
治疗白癜风北京中科 http://www.xftobacco.com/m/

郑和下西洋,大家都知道,这是我国古代航海史上的巅峰之作。不管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都是历史课本中百分之百会讲到的知识点。

关于下西洋的目的,同学们都知道,宣扬国威嘛。但也有一说,由于建文帝下落不明,民间一直在传说他没死只是逃到海外去了。于是就衍生了一种说法,说朱棣派郑和下西洋,一大目的就是寻找建文帝的下落。

这个说法对不对呢?由于没有被证实过,我们也不清楚。抛开建文帝,我们来讲讲今天的主角郑和吧。

你知道吗?郑和是一名太监,不姓郑,本名马三保。好好的马三保为什么要改姓郑呢?为何是郑和下西洋,不是陈和、李和下西洋?郑和下西洋都发生过什么有趣的事?

是不是激起你的求知欲?那就听我给你掰掰历史教科书上没有讲到的真相。

1.郑和是如何从贵族少年跌落成小太监?

话说这位马三保同学,教科书里说他是回族。实际上,马三保同学不只是回族,还是个正儿八经的贵族。

马三保的祖上、也就是他的太太太太爷爷,是元初名臣、首任云南省长赛典赤·赡思丁。而且,他还是个好官,深受老百姓的爱戴,死后被元朝皇帝追赠为“咸阳王”。这么算下来,马三保同学还可以算作是王亲。

不难想象,马三保同学一出生,含着的就算不是金汤匙,但不幸的是,十岁那年,明军攻入云南,大肆掳掠,马三保同学因为年纪小,脑袋倒是保住了,可有的部位却没能保住。悲了个摧,好好一贵族少年马三保,一夜之间就成了小太监马三保,被分配给了燕王朱棣,连名字都给改了,叫“马和”。

一个人想要发达,贵人提携很重要。朱棣,就是马三保的贵人。不过呢,打铁还要自身硬,马三保日后之所以能做出一番大事业,跟他的个人素质有关。

明成祖朱棣

我们都知道,朱元璋害怕宦官干政,不许太监识字,因此,明朝绝大多数太监都是文盲。但马三保同学不一样啊,人家可是贵族子弟,家庭教育杠杠的,别说识字,语数外历史地理物理化学,音乐绘画冰球击剑跆拳道,人家接受的都是皇家专业水平的培训。

后来,朱棣发动靖难之变,马三保作为贴身太监,紧随朱棣左右。读书多就是不一样,关键时刻,马三保同学总能想出些好点子,替朱棣排忧解难。

在郑村坝之战中,燕军正在危难之际,又是马三保同学献出妙计,逆转了战局。据说他还亲自上阵,率领几百名骑兵直捣对方大营,帮助燕军反败为胜。朱棣大喜过望,就以“郑村坝”为名,赐姓郑。就这样,马三保同学从马和,又被改名郑和了。

2.朱棣为何让一位太监下西洋?

看到这你可能会说,没想到郑和还有这么复杂的经历呢。那么为什么朱棣会把下西洋的重任交给他呢?就算郑和读书多、人又聪明,可他毕竟是个太监啊。

为什么派一个太监去担此重任呢,这里面有一个残酷的历史真相。因为,比起大臣,宦官更容易得到皇帝的信任。

文臣也好、武将也罢,他们跟皇帝都只是君臣关系,按今天的话来说,就是领导和下级的关系。甭说你立了多大功劳,对朝廷有多忠心,在皇帝的眼里,你终究还是个外人。虽然皇帝嘴上说信任你,可说到底还是有道坎儿。

但宦官就不一样了。首先,宦官跟皇帝是主仆关系,也就是皇帝的佣人,试想想,无论你加班加班加到什么地步,天天,跟领导同事在一起时间再久,你跟他们有亲密关系吗?所以嘛,文臣武将再能干、再忠心,也比不过天天同皇帝打交道,二十四小时伺候皇帝饮食起居的宦官跟皇帝亲密贴心。除此之外还有一点,宦官没有后代,就算造反也只能自己过把瘾就死,又不能往下传,所以很少有宦官造反。

综上所述,比起文武百官,皇帝更信任太监。

下西洋是大事,朱棣给郑和下西洋的装备,那也是豪华无比。船队中最大的“宝船”,长一百五十多米,宽六十多米,比一个足球场还大。

郑和宝船模型,香港科学馆

这种宝船有多少呢?几十艘!我告诉你,宝船还只是船队的核心,另有各种辅助舰只,包括运粮食的粮船、住人的坐船、护卫的战船,就连骑兵的战马也配备了马船。算下来,整个船队大大小小有好几百艘船只,如同今天的大型航母编队。

那么,这么大一个船队能带多少人呢?整整两万七千多人!第一次鸦片战争英国人派了多少人马过来了?才多人。为了宣扬国威,朱棣也是下了重本。

从规模上看,郑和船队是中国古代史上最大的船队。其实不止是中国,在东亚、整个亚洲乃至全世界,它的规模都是杠杠的,数一数二。而这支船队,即将带着大明王朝的梦想,扬帆远航。

3.郑和第四次航海到达非洲,带回“神兽”麒麟

永乐三年也就是年,郑和船队第一次拔锚起航。从今天江苏太仓的刘家港出发,开启了波澜壮阔的航海之旅,先后到了今天的菲律宾、越南、泰国、印度尼西亚,所到之处,明朝大把大把地送钱,宣扬了大明王朝的名望。

这让朱棣小小的虚荣心获得了大大的满足,于是他大笔一挥,有了第二、第三次航海。

时间来到年,郑和第四次下西洋,先到苏门答腊,然后扬帆西行,途径印度和阿拉伯半岛,一直抵达了非洲国家麻林迪,位于今天的肯尼亚。这是自古以来,中国官方船队第一次到达非洲。

在神奇的非洲大陆,郑和见到了许许多多从没见过的东西,其中就包括了“神兽”麒麟。这世界上哪来的麒麟,答案是长颈鹿。

明代沈度作《瑞应麒麟图》

为什么长颈鹿又会被认为是麒麟呢?长颈鹿又高又大,头上还有一对小小的角,可不都得麒麟的特点吗?古代中国人哪见过这种动物呢,又不知道这叫长颈鹿,一看这长相,就认为是麒麟了。

返程时,郑和就专门带了一只长颈鹿回南京。据说,这只长颈鹿到达南京时,简直是万人空巷,听说麒麟来了,人们啥事都不干了,争先恐后涌上街头去看看这一神兽,朱棣更是率领百官亲自迎接,那场面、那阵仗,秒杀今天一切流量明星。

朱棣就想,我麒麟都有了,那凤凰还会远吗?于是,郑和第五次航海,就是去给朱棣找凤凰去了。

凤凰当然是不存在的,郑和自然也没有找到,但他依旧带回了一大批珍奇异兽,比如非洲狮和角马,当然还有更多的长颈鹿。不过,最有意义的是,这一次还有三个国王跟随郑和船队到达了中国,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有外国元首从海路前来访问。

4.一代航海家,走到人生终点

第二年,郑和第六次下西洋,既是护送几位国王回国,也有意探索更远的航路。这一次,郑和绕过阿拉伯半岛,进入红海,接近了埃及,接下来又沿非洲大陆南下,到达了今天东非港口、肯尼亚的蒙巴萨。这地方比前面提到的麻林迪还远一点点,照例也带回了大量非洲的土特产,以及珍奇异兽。

经过六下西洋,郑和成功地将明朝的影响力播撒到东南亚乃至印度沿岸,但不久之后,朱棣就病逝了。郑和呢,也转业了,调到南京去当了几年守备太监。等到了宣德五年,也就是年,郑和被明宣宗召回,让他率领船队第七次下西洋,把明朝皇位传承的消息告诉各国。

对于这次出行,郑和准备得格外仔细,船队从南京出发后,他先去了一趟福建长乐,停留了整整半年,重修了保佑航海的妈祖庙,还铸造了一口大铜钟。这口铜钟如今保存在国家博物馆,是郑和下西洋的宝贵物证。

也许是感觉到自己时日无多,加上这次的航海路线尤其遥远。据说郑和船队一度开到了非洲的莫桑比克海峡,如果再往前行,就可以到达非洲的南端了。也有人说,在这次航行中,郑和终于到达了伊斯兰教的圣城麦加,圆了自己的朝觐之梦。对于这件事,史籍中并没有明确的记载。

不过,可以确定的是,这次航海耗尽了郑和最后的气力。在返程路上,郑和去世,火化后的遗骨安葬在南京牛首山的弘觉寺。一代航海家,就在这里走到了人生的终点。

郑和无疑是我国古代史上最伟大的航海家,没有之一。在七次下西洋的过程中,郑和有效地传遍了大明王朝的影响力,今天印度尼西亚的重要港口城市“三宝垄”,就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

郑和七下西洋,让中国人开拓了视野,但也让国家和百姓承受了很大的负担,归根结底,它只是一场耗资巨大、没有回报的政治工程,随着明朝国力的衰弱而走向终结。

编辑

凉山

排版

凉山

路上读书:全球名校博士30分钟精读一本好书。

1
查看完整版本: 郑和的传奇人生从贵族少年跌落成小太监,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