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心艺
温州中学届毕业生
高中班主任:王声子张余兵
本科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大学葡萄牙语语言与文化专业
硕士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大学(葡汉)翻译理论与实践专业
葡萄牙科英布拉大学葡语文学专业博士在读(文学与音乐比较研究)
年起任教于北京外国语大学西葡语学院葡语系;两次获得“北京外国语大学外语教学基础阶段陈梅洁奖”;
主要教学与研究领域:葡萄牙语语言与文化、葡语国家文学及文学翻译、文学与艺术比较研究。
出版译著有:
葡萄牙诗人塞纳诗歌集《音乐的艺术》(外研社,)
莫桑比克作家米亚·科托长篇小说《梦游的大地》(南方家园,)
安东尼奥·皮纽·瓦尔加斯音乐学术讲稿《勋伯格—斯特拉文斯基—阿多诺—韦伯恩:一个复杂的心理星群》(《三联爱乐》杂志年第10-12期)
巴西青少年文学作品“皮拉尔旅行日记系列”(广西师大出版社,)等
语言与跨文化视野
我曾经连续几年回母校做北京外国语大学(简称北外)的招生宣讲,也跟同事在体育馆“摆摊”接受过高考填报志愿的咨询。
那时候我经常回答的两个问题是:进北外只学语言吗?外语比较适合女生读吧?
其实这也是我们大一新生常有的困惑,所以每年我都会不厌其烦地解释:北外是一个培养跨文化综合性人才的地方,外语只是基础,背后还有文化、历史、经贸、*治、传媒等各方面课程在支撑,北外的学生走向社会,从事的行业也是五花八门,充满各种可能性。
适不适合学外语,与性别无关,取决于我们是否有兴趣、有能力了解陌生的事物和文化,接触各种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以多语言思维去理解世界,走出固有的传统文化场域,真正与外界实现沟通和交流。
在北外求学,使我学会尽可能减少偏见去观察世界,并深刻体会到世界的多面性。专业的学习则让我的目光触及到主流国家之外的地域与文化。
在大三留学期间,我第一次比较系统地阅读非洲葡语文学作品,它们并不属于西方经典文库,但依旧具有“经典性”,只是长期处于被压制的“无声”状态。能否让中国的读者也读到这些优秀的作品?这个问题让我产生了翻译文学作品的念头。十年后,我终于把当年读的第一本莫桑比克小说《梦游的大地》翻译成中文出版。
对智识的好奇与追求
关于高校教师的职业生活,总是离不开“教学”和“科研”两座大山。北外传统上非常注重教学,小语种专业通常一个班不超过25人,遇上学科方向专业课(例如葡语本科高年级课程分语言学、文学、*治学、国际商务四个方向),人数会更少,这给师生互动和研讨提供了极大方便。
“教学”对我来说从来不是件艰难的事,我热衷于在各种课型上打卡通关,也期待学生用他们与众不同的视角带给我新的认知。
我理想中的大学生应该努力摆脱对他人和环境的依赖与盲从,学会独立思考,尝试有担当地规划自己的人生。在这个过程中,如果我作为老师能让他们体会到智识求索与提升的巨大愉悦感,那也算不辱使命了,因为对智识的好奇与追求,将会成为他们日后抵抗现实生活诸多庸常与阴暗的最有力的武器。
高校教师至少有一半的工作时间需要用来科研。做学术是阅读、思考和写作的过程,而我正在这个过程中努力摸索。作为葡语文学研究者,我一直用“视野”和“关联”两个词来要求自己,比如我的博士论文是关于文学和音乐的比较研究,并没有局限于葡语文学;我上文学课,也非常注重各对象国文学之间的比较。
此外,作为读者,我热爱一切好的文学作品,我的书房里没有疆界,这很大程度弥补了我做学者时因为时间和精力所限,不得不暂时聚焦于某一研究领域的局限,而且随时能为我的研究带来新的启发。
“
希望温州中学的学弟学妹们能在未来的大学生涯中找到自己真心喜欢的专业,通过阅读、思考,也通过亲身实地的体验,真正看到世界的多元化与生活的无限可能,做一个精神自由的人。
温中届金心艺
”
校友风采
来源
生涯规划指导中心策划编辑
乐颖
审核
张延赐
原创图文谢绝转载
大格局小清新
诚其意匡国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