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信息
中译本:
詹姆斯·H·米特尔曼著,,《遥不可及的梦想:世界一流大学与高等教育的重新定位》,马春梅、王琪译,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原书:
JamesH.Mittelman,,ImplausibleDream:TheWorld-ClassUniversityandRepurposingHigherEducation.PrincetonUniversityPress
书籍目录
第一部分全球知识治理大学的宗旨危机
第一章现代大学的宗旨之争
第二章改革的动力
第二部分案例研究
第三章新自由主义模式:美国
第四章社会民主道路:芬兰
第五章后殖民经验:乌干达
第三部分结论
第六章多态性
第七章合理可行的替代方案
作者简介
詹姆斯·H·米特尔曼,美利坚大学杰出学者和名誉教授,国际研究协会年国际*治经济学杰出学者奖的获得者,赫尔辛基高级研究学院的荣誉研究员,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成员。
主要研究领域为全球化、发展和*治经济学。
曾任纽约市立大学皇后学院教授和院长、丹佛大学国际研究学院(今科贝尔学院)教授和院长。曾任教于康奈尔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
还曾在日本、乌干达、莫桑比克和南非等国家和地区从事教学和研究工作。
著有《挑战全球秩序:发展、全球治理和全球化》(ContestingGlobalOrder:Development,GlobalGovernance,andGlobalization)、《过度冲突:全球化与安全问题》(Hyperconflict:GlobalizationandInsecurity)等书籍。
其最新著作《遥不可及的梦想:世界一流大学与高等教育的重新定位》由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出版。
精彩观点
大学今天的壮志雄心是一个宏大的梦想,像“一颗遥不可及的星星”,不过,这种抱负与其说高尚,不如说高效。一流不是所有大学都能实现的,尤其是那些知名度不高的大学。它们往往缺乏经济手段,更谈不上*治上的精明和对高等教育基本宗旨的高度聚焦。不是每一所大学都能成为超级巨星。
对于绝大多数高等教育机构而言,对卓越地位的遐想与塞万提斯的小说情节类似:无论多么鼓舞人心,但想要达成这项崇高目标都不过是一场浪漫的幻想。而且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大学追逐梦想的风险被放大了。
进入21世纪,三位一体的核心教育使命——培养公民意识、培养批判性思维和保障学术自由正在失去立足之地。一种新的功利主义正在崛起,它优先考虑有用的知识和解决问题的技能,而非基础性的探索;将市场价值置于教育价值之上;强调理性思维,不推崇艺术、古典语言、历史和哲学等其他思辨模式。
“世界一流”的比喻掩盖了高等教育的具体*策、实践和声明,只是凝聚若干含义的总括性概述。这些以全球化为中心思想的话语包括战略规划、最佳实践、品牌化、基准、基于绩效的生产力测评以及诸如此类尚待进一步充分讨论的概念。这些概念相互促进,形成了一种综合性的概念——世界一流大学。这不仅仅是一种表达形式,更是一种自上而下思考和理解高等教育的方式,“世界一流”的说法已经渗透进了潜意识,往往会躲过批判性的审视。
留言抽奖赠书
欢迎在本推送留言,写下对“世界一流大学”的感想。
总共赠送3本书
留言获得点赞最高的1位朋友,获赠这本新书。
抽取1名高质量留言的朋友,获赠这本新书。
随机抽取1名留言的朋友,获赠这本新书。
截止时间:年5月23日(周日)24时
想赶紧阅读这本好书的朋友,各大电商平台均已上架,欢迎选购!
正文试读
本书书名源于年著名音乐剧《梦幻骑士》(ManofLaMancha)中的一首经典歌曲《追梦无悔》(TheImpossibleDream)。该剧取材于米格尔·德·塞万提斯(MigueldeCervantes)17世纪的杰作《堂吉诃德》(DonQuixote)。这个故事隐喻了无法企及的理想,或者如歌词所示:“去探取那颗遥不可及的星星……不论希望多么渺茫,不论路途多么遥远”。这也如同战士间的殊死搏斗,“去和那打不败的敌人战斗”,让“这个世界变得更美好”。
与音乐剧中所呈现的情景相似,大学今天的壮志雄心是一个宏大的梦想,像“一颗遥不可及的星星”,不过,这种抱负与其说高尚,不如说高效。一流不是所有大学都能实现的,尤其是那些知名度不高的大学。它们往往缺乏经济手段,更谈不上*治上的精明和对高等教育基本宗旨的高度聚焦。不是每一所大学都能成为超级巨星。
事实上,知识型机构正日益分化。在利用各种方式驾驭全球潮流的同时,大学在很大程度上正以美国梦的方式来获取“世界一流”的地位。我认为这种假想是不切实际的,大学正在一条错误的道路上前行,但大学的发展还有其他可行的选择。对于绝大多数高等教育机构而言,对卓越地位的遐想与塞万提斯的小说情节类似:无论多么鼓舞人心,但想要达成这项崇高目标都不过是一场浪漫的幻想。而且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大学追逐梦想的风险被放大了。
堂吉诃德想要让世界变得崇高,而大学想要跻身全球等级体系的顶层,二者的相似之处表明,为了追求有价值的目标,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学生和教职员工都应加倍努力,过更有意义的生活。不过,这种类比并不完美。堂吉诃德以一己之力大战风车,坚定不移地坚持自己的理想。于他而言,目标是内部生成的。相比之下,在全球化时代,大学是一个庞杂的组织,必须应对外部驱动的质量保证标准以及一系列其他重大的技术转变。虽然从两则故事中都可以得到重要的启发,但一则故事是虚构的;另一则故事则是真实鲜活和不断发展的。考虑到这一区别,我认为当代大学正在进行一场偏离轨道的竞赛,因为他们在追逐不切实际的目标——本书将进一步阐释这一观点。
本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