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在随便翻书,发现一件有趣的事。
比如说两个人在历史上都做了同样的事,先做这件事的人却不如后做这件事的人有名,这种情况在历史上有很多。
我先写两个,博大家一乐。
1.法显和唐僧是个中国人都知道《西游记》,都知道唐僧。
唐僧在历史上确有其人,就是玄奘。
玄奘本姓陈,名祎,唐朝洛阳缑氏(今河南偃师缑氏镇)人。他13岁出家,21岁受具足戒。
他曾游历各地,参访佛教高僧,学习佛家经论。但各个高僧对佛法的解释不同,各种佛家经典也有出入,令玄奘十分困惑和苦恼。所以他于是决定西行求法,去佛教发源地印度求取真经,以解迷惑。
贞观三年()玄奘即从长安出发,沿着丝绸之路,经过河西走廊,绕道新疆和中亚等地,南下到达中印度摩揭陀国王舍城。他进入当时印度佛教中心那烂陀寺,师从戒贤学习。
贞观十九年,玄奘学成归国,从原路返回长安。
他西行求法,往返十七年,旅程五万里,所历“百有三十八国”,带回大小乘佛教经律论共五百二十夹,六百五十七部。归国后受唐太宗召见,住大慈恩寺翻译佛经。
他的传奇事迹轰动了整个唐朝,人们争相诉说他西行求法的故事。
但传着传着,许多人开始添油加醋,再加上佛教徒有意颂扬玄奘的路途艰辛和历经的磨难,正是因为有了一心求佛法和佛祖的保佑才能安然无恙的到达天竺,以此来弘法,扩大佛教的影响力。所以渐渐地玄奘西行取经被蒙上了一层神话色彩,越传越玄乎。到了后来就是我们看到的《西游记》……
而在玄奘西行求法之前,也有一个中国和尚去过天竺求法,而且比玄奘早了年之久。这个人叫法显。
法显(年-年),俗姓龚,平阳武阳(今山西省长治市襄垣县)人,东晋、刘宋的高僧、旅行家、翻译家。
法显自幼出家为僧。
六十多年的阅历,法显深切地感到佛经在翻译过程中的矛盾、缺失、错误之处很多,甚至有的佛经并不成套,无法让人全部通晓其真意。有些佛教上层僧侣穷奢极欲,无恶不作,令人厌恶。
为了维护佛教“真理”,矫正时弊,65岁的法显毅然决定西赴天竺(古代印度),寻求佛教真经。
秦高祖(姚兴)弘始元年(东晋隆安三年,公元年),六十多岁高龄的法显,与同学慧景、道整、慧应、慧嵬四人结伴,从长安(时为后秦都城)出发西行去天竺取经。他们前往天竺的路线和唐僧基本上一样,都是从河西走廊来到新疆,经过中亚南下,抵达印度。法显与师弟道整到达中天竺(其他人或者中途去世,或者留在中亚诸佛国),在摩竭提国巴连弗邑(华氏城)摩诃衍僧伽蓝等处得到《大般泥洹经》、《摩诃僧祇律》、《萨婆多众律》、《杂阿毗昙心》、《摩诃僧祇阿毗昙》等佛经。法显在天竺一边学习一边游历,从北到南,又渡海去了斯里兰卡。与玄奘不同的是,法显并没有从来路回国,而是走的海路。义熙八年(年),法显带了多部佛教原文典籍,从海路回国,途中历经艰险,险些丧命。最后法显在青州长广郡牢山南岸(今青岛市崂山区)上岸。法显65岁出游,历经十三年,前后共走了三十余国,回国时已经七十八岁了。法显登陆后,次年到了建康(今南京),在道场寺翻译经书。义熙十年(年),他将自己的经历写成《佛国记》。五年后,法显又来到荆州(湖北江陵)辛寺,元熙二年圆寂于此,卒时八十六岁。至于他的同学道整,因为十分仰慕印度的沙门法则和众僧威仪,追叹东土僧律残缺,于是就留住这里不回国了。这就十分有趣了。法显早在东晋时期就去西天取经,一路上也是历经艰险,到达印度。在印度学习佛法后回国,翻译佛经弘扬佛法,和玄奘做了同样的事。但法显在中国人中的知名度远不如玄奘。有人说,那是因为《西游记》中的唐僧是以玄奘为原型的。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法显回国后,没有人将他的事迹改编成《西游记》呢?如果不是一些喜欢历史的人,恐怕没几个人知道法显。有的历史学者甚至说法显是“东晋的唐僧”,这简直是令人呵呵。为什么玄奘不是“唐朝的法显”呢?有先来后到吗?写到这里,我想如果高僧法显大师早已经四大皆空,根本不在乎这些后世的名声。倒是我这个凡夫俗子还为他老人家鸣不平。法显大师一定会双手合十,笑眯眯的对我说:“施主,你着相了。”对了还有一个问题:既然法显已经取回了真经,为什么玄奘又要去取经?难道是因为佛经太多,法显回国时没有带全吗?有知道的吗,请解答一下。2.汪大渊和郑和郑和下西洋是中国人航海历史上的一件值得大书特书的事,其规模之大,历时之长都是在当时世界上罕见的。因为历史书上介绍的少,所以给人一种误解,就是认为在郑和之前中国人似乎没去过西洋。但其实不然,至少在元朝时期中国人就已经“下西洋”了,比郑和早了几十年的时间。汪大渊(年-年),字焕章,江西南昌人,中国元代民间商人、航海家。他曾于元明宗至顺元年(年)及元统五年(1年)两此从当时中国最大的海港泉州出发,航海到西洋各国,最西到达非洲的莫桑比克,最南达到澳大利亚达尔文港。汪大渊到的地方可比郑和远多了。回国后,他在泉州著《岛夷志略》一书,记述自己航海经历。流传至今。而可惜的是,郑和的航海记录现在已经没有了,据说是被明朝官员烧毁了。无论从最早出海时间还是远航最远距离,汪大渊都要超过郑和,郑和在船队规模和时间长短上则超过了汪大渊。一般来说,人们都会铭记最早的开拓者,而不是后来的追随者。但如今郑和在中国家喻户晓,而汪大渊只有那些喜欢历史的人才知道几百年前中国也有这么一位伟大的航海家,曾到过那么远的地方,让我们这些后人也知道我们中国人的祖先在海洋时代也有强烈的冒险精神。与《西游记》一样,郑和下西洋也被写成了一本神魔小说《三宝太监下西洋记》。作者是罗懋登,明朝万历年间人。作者将郑和七次下西洋的史实敷衍描绘成神魔小说,希望以此来激励明代君臣勇于抗击倭寇,重振国威。但这本书的文笔和故事情节远不能跟《西游记》相比,所以流传不广,知名度也不高。以上,也算是我看历史上偶然发现的一个小问题吧,写成小文,与各位同好闲聊。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