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桑比克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表彰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年度院科
TUhjnbcbe - 2022/3/31 18:40:00

编者按: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始终坚持科技创新支撑、引领和服务产业发展的方向,与农业龙头企业建立长期科技合作关系,共同开展渔业基础理论和关键技术研究,不断加强全院重大科技成果的培育、产出与转化,为我国现代渔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年与獐子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共同设立了“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獐子岛集团科技进步奖励基金”、年与广东温氏大华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共同设立了“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大渔创新奖”,用于奖励在水产科学基础性、前沿性研究和共性技术、关键技术研究以及在科技成果转化、推广、应用等方面取得的优秀成果。现对获得“年度院科技进步奖”的4项一等奖及“-年度大渔创新奖”的5项成果进行集中宣传,供了解、交流。

远洋捕捞技术与渔业新资源开发

第一完成单位: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

第一完成人:王鲁民

获奖情况:年度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成果简介:项目在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支持下,针对我国远洋渔业产业技术瓶颈问题,以高性能装备和数字化信息为共性支撑,以过洋、大洋和极地渔业为布局,开展远洋捕捞技术与渔业新资源开发研究与应用。

项目创新渔具结构设计,集成应用新材料和渔具装配新工艺,创新研制远洋高性能渔具10种,所研制渔具全部实现国产化。其中高效生态南极磷虾拖网网次产量达55t/h,居同渔区领先水平;过洋性渔具实现捕捞效率同比提高27~%;大洋性中层拖网渔获效果最高达21t/h,秋刀鱼舷提网渔获效果最高达25t/网次。开发了中高分子量聚乙烯等3种新材料,应用于网具实现材料消耗降低33~36%、节能6~10%;创制了耐压高弹浮子纲等4种渔具构件,创新了内网对边多重网筋全覆盖式密集绕缝等6项渔具新工艺。研发多波束声呐样机一台,可实现机械+电子度扫描,实测最大距离达m;开发了~m远洋深水拖网绞机,以及满足50~80m船长的远洋舷提网作业捕捞成套装备。自主研发了4种渔场预报新模型,构建了基于WebGIS技术的远洋渔场渔情预报及管理决策系统,覆盖8个主要远洋渔场,预报准确率60~90%;研制了基于全球标准电子海图的智能渔情分析终端,提升了我国远洋渔业数字化信息服务水平。开发了基于贝叶斯理论的秋刀鱼剩余产量模型,评估得出西北太平洋秋刀鱼最大可捕量(MSY)约为55×吨,开辟新渔场21×km2,渔场面积扩大57%;调查分析了莫桑比克等6个国家过洋性渔业资源,探明了深水虾等3类过洋性渔业新资源,基于Schaefer模型评估得出西非深水虾资源年可捕量约为1.2×t,西非北部小型中上层鱼类资源开发潜力约为40×t。

项目成果对促进我国远洋渔业产业结构调整、拓展渔业发展空间、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和实际推动作用。

团头鲂养殖全过程营养需要和健康高效饲料研发与示范推广

第一完成单位: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

第一完成人:戈贤平

获奖情况:年度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成果简介:团头鲂又称武昌鱼,是我国主要的淡水养殖品种之一,其产业对保证水产品供给、促进渔业结构调整等有重要意义。随着养殖规模的扩大,团头鲂饲料营养参数不完善、利用率偏低、投饲技术不合理、养殖经济效益低下等一系列瓶颈问题日益突出,而养殖全程绿色高效配合饲料的关键技术研究与开发是破解这些关键难题的有效手段。

自年开始,淡水渔业研究中心等单位历时10年攻关,首次研究了团头鲂三个生长阶段的营养需求,建立了团头鲂营养素需要量数据库,研发出团头鲂精准营养的各种需求参数;全面研究了饲料原料的营养作用和生物利用率,构建了团头鲂饲料原料数据库,实现了团头鲂营养素的精准平衡、饲料的高效利用;系统地开展了团头鲂营养、免疫及其抗逆营养研究,开发了团头鲂健康饲料,提升了团头鲂品质,保障了食用安全。通过全程团头鲂营养需要量数据库构建、优质饲料源筛选、营养与免疫、环境调控等相关技术的集成,研发出绿色高效团头鲂配合饲料,并进行推广应用,实现了主养区渔业增效、渔民增收,推动了我国团头鲂养殖的生态、健康和高效可持续发展。

项目实施期间,开发出团头鲂健康高效配合饲料5种、抗逆添加剂5种;制定国家标准1项,企业标准6项;获授权国家专利18项,其中发明专利14项;发表论文篇,其中SCI刊源论文60篇;出版专著5部。累计推广高效环保饲料40.82万吨,新增产值19.8亿元,经济效益显著,成果的应用可降低总氮排放约吨,降低总磷排放约吨,有助于生态健康养殖的发展。

易捕鲤新品种培育及应用

第一完成单位: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黑龙江水产研究所

第一完成人:石连玉

获奖情况:年度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成果简介:本项目利用大头鲤的易捕性、黑龙江鲤的抗逆性和散鳞镜鲤的快速生长特性,通过鲤鱼的种质再塑技术,进行复合杂交[(大头鲤♀×散鳞镜鲤♂)♀×(黑龙江鲤♀×散鳞镜鲤♂)♂]后代♀再与大头鲤♂回交,获得集易捕、抗逆与生长快等新种质于一体的鲤鱼选育基础群体。以起捕率、成活率和生长速度性状为选育指标,结合现代生物技术手段,历经6代系统强化选育,获得一个鲤鱼新品种“易捕鲤”。经室内模拟测试、大水面和池塘养殖捕捞试验以及生产单位增殖捕捞效果证明新品种达到了预期选育指标,年通过全国水产原种和良种审定委员会的新品种审定,证书登记号:GS-01--。制定了品种种质、繁殖制种技术、养殖(增殖)技术、种质资源保种技术等标准,进行易捕鲤亲本保存、苗种扩繁和养殖(增殖)等实际应用。解决了大水面因难以捕获,而降低鲤鱼捕捞产量的问题。

南海海洋牧场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

第一完成单位: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

第一完成人:陈丕茂

获奖情况:年度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成果简介:针对南海发展海洋牧场急需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从国家和南海渔业可持续发展战略出发,系统研发和创建了南海海洋牧场关键技术体系。

一是创建现代海洋牧场技术研发和工程设计平台,突破南海海洋牧场关键共性技术;首创海洋牧场工程材料寿命和环境适用性预测模型;创建海洋牧场地形地质快速勘测技术;构建立体生境技术模式,确定6种海底生境构件的抗滑抗倾安全参数;解析8种中上层生境构件的鱼类聚栖效能,阐明不同间距组合构件的生态调控功能,生境构件使用寿命30年以上。

二是研发海洋牧场管理指标体系,建立南海海洋牧场生态系统水平的管理技术平台和管理指标体系;研发海洋牧场生物增殖新模式和驯化管控技术;建立海洋牧场建设效果综合评价法,突破海洋牧场效果定量评估技术难题。

三是组装集成海洋牧场技术体系,构建南海首个现代工程技术和生态系统水平管理的海洋牧场示范区;支撑建立南海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8个、省级示范区3个;至年底,南海建成海洋牧场74个、面积.6平方公里,资源密度提高3.08倍~24.41倍;~年,南海海洋牧场渔业资源增殖及生态服务效益增值达.46亿元。

牙鲆重要性状的遗传解析及基因组选择育种技术的建立与应用

第一完成单位: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海水产研究所

第一完成人:陈松林

获奖情况:-年度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大渔创新奖

成果简介:牙鲆属于比目鱼类,其主要特征为眼睛偏转、体色不对称等,具有变态现象,是我国海水养殖业主导品种之一。但其抗病力差、成活率低、病害频发,限制了养殖业的发展,传统育种技术难以培育抗病品种。因此,开展抗病性状的遗传基础研究,建立抗病性状的全基因组选择技术,培育抗病良种已成为我国水产生物技术领域的重大课题。

本项目揭示了牙鲆变态发育的分子机制,发现牙鲆的眼睛移动受甲状腺激素和视*酸信号通路的拮抗调控。发现视蛋白通过促进视*酸合成来调控比目鱼体色不对称发育,首次揭示了比目鱼体色左右不对称的形成机制。发掘抗病免疫关键基因,揭示牙鲆抗细菌病的分子机制。构建牙鲆高密度遗传连锁图谱,鉴定多个抗细菌病QTL位点;绘制牙鲆抗爱德华氏菌蛋白谱,鉴定多个牙鲆抗病免疫基因。成功构建牙鲆皮肤细胞系,病*感染和外源载体转染实验揭示其可作为牙鲆病原学和抗病基因功能研究的重要平台。建立牙鲆抗病性状全基因组选择技术,推动鱼类分子育种的技术进步。培育出鲆优2号抗病新品种,年获得新品种证书,该品种比普通牙鲆生长速度提高20%左右,养殖成活率提高20%左右。

该项目揭示了牙鲆变态发育和抗病免疫的分子机制,建立了牙鲆基因组选择育种技术,并培育出鲆优2号牙鲆新品种,有效提升了我国鱼类抗病育种的研究水平。

罗非鱼无乳链球菌的鉴定、感染分子机制分析及抗病罗非鱼的转基因培育技术研究

第一完成单位: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

第一完成人:叶星

获奖情况:-年度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大渔创新奖

成果简介:罗非鱼是联合国粮农组织向世界推荐的优良养殖品种。中国为罗非鱼主养国,养殖产量和出口量稳居世界首位,产量占世界罗非鱼总产量的近50%。但由于养殖密度高、养殖环境恶化等原因,近年罗非鱼爆发链球菌病,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并威胁着罗非鱼养殖业的健康发展。本项目组在年罗非鱼爆发病开始时即投入开展相关研究,取得了一系列成果。

1.率先在广东及海南罗非鱼主养区的病鱼体中分离、鉴定并证实引发罗非鱼爆发病的致病菌为无乳链球菌,并确定其分子血清型;同时建立双重PCR法快速鉴别GBS与海豚链球菌,以及基于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的GBS快速检测技术并开发检测试剂盒。相关研究结果为快速制定安全有效的罗非鱼病害防控措施及疫苗研制提供依据。

2.开展罗非鱼无乳链球菌的分子特征和流行规律分析,发现近年我国罗非鱼GBS已发生了明显的遗传变异。相关研究为罗非鱼链球菌病的疫苗研制和综合防治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3.开展病原菌与宿主相互作用分子机制研究,为GBS疫苗研制、抗病药物及抗病育种提供了新思路。

4.开展罗非鱼GBS多个表面蛋白的免疫原性研究,建立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微球疫苗制备方法并评估其保护作用。相关研究为罗非鱼GBS新型疫苗开发奠定了坚实基础。

5.开发新的转基因介导技术并应用于抗病转基因罗非鱼的培育。通过进一步扩大培育及相关生物安全评估,有望为罗非鱼养殖业提供抗病品系,促进罗非鱼养殖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6.本项成果发表论文40篇,其中SCI期刊发表论文11篇,CSCD论文29篇,获国家发明专利2件,实用新型专利1件。

图转Lys-C3基因罗非鱼

南极磷虾资源可持续利用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第一完成单位: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

第一完成人:*洪亮

获奖情况:-年度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大渔创新奖

成果简介:南极磷虾是地球上生物量最大的单一物种,其资源量达6.5-10亿吨,是人类巨大的蛋白储库,也是世界各国

1
查看完整版本: 表彰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年度院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