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持续在非洲蔓延,加上洪灾和蝗灾,非洲不少国家面临粮食短缺的问题。10月16日是世界粮食日,本期《非洲观察》聚焦中国如何携手非洲,开展农业合作,帮助当地解决粮食短缺问题。
中非农业合作历史
关于中非农业合作,不少人的印象还停留在中国直接援助粮食,其实不然。
中国农业大学国际发展与全球农业学院教授唐丽霞介绍说,中国对非农业合作始于20世纪50年代。年万隆会议后,中国与非洲国家开始建立外交关系并向非洲提供了大量无偿援助。年,中国向几内亚*府提供粮食援助标志着中非农业合作的开始。截至年底,在农业援助方面,中国已在19个非洲国家援建了20个农业技术示范中心,集中展示中国先进农业技术,搭建多边和双边技术合作平台,探索市场化商业化可持续运营模式;年以来,中国累计向37个非洲国家派遣农业技术、职业教育、高级顾问等71个援外专家组,共计人次,传授农事管理经验,指导当地农民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中国每年为非洲国家培训农业官员、技术员、农民、学生近万人次。
近年来,中国开始远赴非洲举办农业技术培训班,如在科特迪瓦、乌干达、坦桑尼亚、苏丹、赞比亚、尼日利亚等国均举办过境外农业培训,促使更多非洲国家的农业从业者能够获得技术培训和指导,以此提升农业援外培训的效果。
中国通过机械化助力非洲国家农业增产
不少非洲国家土壤肥沃,非常适合大规模农业开发。但由于农业技术落后,粮食依然无法自给。多年来,中国公司以“授人以渔”的方式为解决莫桑比克粮食安全和提高当地人民生活水平做出了应有的努力。
得益于中国公司在技术、机械服务上的支持,莫桑比克万宝农业项目农民的粮食单产从原来培训前的每公顷2到2.5吨增产到6到7.5吨。带资经营管理的3年间,中铁二十局以合作种植的方式带动农户生产,指导培训莫桑比克当地户家庭种植水稻,直接和间接受益人数超万人。为提高水稻种植产量,企业将中国先进的水稻种植技术和资源引入本地,采用水稻旱直播、水直播、人工插秧和机械插秧等多种模式。年全年累计向当地供应大米1.35万吨,并为当地提供了超过人的就业岗位。
乌干达:规模化种植水稻
东非的乌干达被称为“东非明珠”,但是农业基础同样薄弱。当地华侨钟双全带领团队在乌干达开垦荒地、规模化栽植水稻,为保障乌干达粮食安全做出了贡献,当地人亲切的称呼他为“水稻先生”。中国专家带动当地人种植水稻,将荒地打造成万亩良田,打造粮食产业链,提升价值链。钟双全介绍说,园区运用工业化生产方式,实现了“全年播种、全年收割、全年销售”的农业流水线生产模式。
中非合作论坛机制下的农业合作
中国农业大学国际发展与全球农业学院教授唐丽霞表示,农业是中非合作的优先领域。伴随着中非合作论坛机制的不断健全,双方农业合作的制度化、规范化水平日渐提升。自年首届论坛以来,双方农业合作始终以摆脱贫困和保障粮食安全作为基本出发点,历届论坛确立的行动计划均将农业作为重要内容,足见双方对农业合作的重视程度,也明确了农业合作具有优先地位这一原则。
目前,双方以中非合作论坛为平台确立合作方向并进行后续系列农业合作的模式已经形成。中非合作论坛为中非之间开展农业合作提供了高层次平台,在此基础上,联合国粮农组织“粮食安全特别计划”框架下的南南合作、中非农业科研机构“10+10”合作机制等都为中非农业合作搭建起沟通平台,促使中国简单实用的农业生产技术向非洲平行转移,带动以小农户为主体的非洲贫困人口提升农业生产水平,同时也为中非之间开展先进农业技术交流与合作提供了平台。此外,在中非合作论坛框架下形成的一系列对话机制也为农业合作提供了支撑,中非农业合作论坛等平台的构建使得农业合作沟通机制不断健全,双方通过多种途径建立对话机制,确保宏观层面确立的农业合作计划能够更好地付诸实践,并总结和分享农业合作经验,提升合作的质量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中非农业合作领域也趋向于摆脱单纯以援助为主的最初形态,呈现出援助与投资、贸易相互协调的局面。随着中非合作论坛机制的不断深化和成熟,中非农业合作的未来充满希望。(总台记者马培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