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说:南航包机搭载中国救援队员和物资驰援莫桑比克来源/采访对象供图(下同)
新民晚报讯(记者金志刚)北京时间3月25日,CZ航班搭载着65名中国救援队队员和近20吨搜救、通讯、医疗等救援设备、物资,经过14个多小时、1.2万公里的长途飞行,抵达莫桑比克共和国马普托首都机场。此次救援,是应急管理部组建后首次派出中国救援队赴境外开展国际救援,也是南航首次执行莫桑比克航线任务。从接到任务到紧急协调部署,南航最终顺利完成了救援运输任务。
目的地:莫桑比克马普托
3月15日凌晨,非洲东南部莫桑比克、津巴布韦和马拉维三国遭受热带气旋“伊代”袭击,暴风、强降雨引发严重洪涝灾害、山体滑坡和河水决堤,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灾害发生后,中国*府和人民高度关切。应莫桑比克*府请求,中国*府派遣中国救援队赴莫桑比克实施国际救援。
3月23日,接到救援包机要尽快起飞的任务后,南航迅速进入紧急准备状态。
南航运指中心当日连夜展开研讨。受灾最重地点在贝拉机场附近,但选用哪种机型搭载救援队和20吨物资,贝拉机场能否保障救援航班,成为首先面临的问题。机型、机场、跑道……经过对各项限制因素的分析,南航最终确定使用波音-9机型、以莫桑比克首都作为目的地机场。
这是南航波音-9第一次飞往非洲。马普托与北京首都机场没有直航航班,航路需要飞越马达加斯加、缅甸、塞舌尔、孟加拉国、马尔代夫和印度6个国家,要向每个国家申请飞越许可批复。
6个国家时差不同,给协调任务带来了难度。南航运指中心克服苦难,在最短时间内完成了航线性能分析评估、航班时刻申请和国际飞越许可申请,合理选择南非德班机场作为备降场,并制定了可靠的应急处置预案,全力为救援包机运行保驾护航。
驾驶舱:三套机组执行任务
民航法规对机组每次连续最长执勤和飞行时间都做了严格限定,由于机组要执行来回程航班,此次航班飞行任务至少需要3套机组。
3月23日20:15,广州,小雨。在南航运指中心前场准备室,6名机组成员围着一张世界地图,开始了紧张的航前准备。这6名机组成员,是从不同的地方赶来的:机长教员余明亮,主动请缨执行航班;机长教员李征征交接完值班任务刚进家门又立即折返;南航新疆分公司帮飞的机长教员赵广曙,还在回宿舍的路上,马不停蹄回到前场;南航湖北分公司帮飞的机长童剑波,从最近的五号楼宿舍赶到前场,先行准备资料,为其他人员争取时间;副驾驶李世达、张敏捷都住在广州市区,接到电话立即驱车赶往机场。
南航大运行体系发挥了突出作用。6名机组成员,是南航机型飞行员骨干中的精英。时间紧、任务重,接到任务时,离计划起飞时间3月24日上午9:00只有不到16个小时,而第一次进入陌生空域、接受陌生国家的空管指挥,飞行机组面临着诸多现实困难:南航波音-9没有执飞过非洲航线,机组对沿途航线特点、途经机场、非洲国家的指挥特点很不熟悉。由于没有直飞航线,飞行航图软件中没有马普托机场的数据,要启用纸质的备份;莫桑比克的官方语言是葡萄牙语,可以预见,机组和空管的沟通不会像普通航线那么顺畅,遇到不确定的指令要多次重复证实清楚以确保安全;飞机到马普托机场以后,卸货、回收货板、加注航油……这些地面的工作,都会有大量的沟通和等待。
经过飞行计划、气象条件、进离场程序等各项细致的准备,当晚,6名机组成员先从广州搭乘航班飞到北京,等待执行第二天的航班。
计划起飞是北京时间9:00。清晨7:00,机组成员登机。登机后,机组收到签派员的消息:由于时差关系,部分飞越国家的飞越许可还没有回复,航班可能会延误起飞。
“一般来说,临时航线的飞越许可批复都要经历一个比较复杂的过程,时间比较长。”余明亮说,“当时大家一致决定,就在飞机上等,安排轮休,只要接到命令,随时可以准备起飞。”
客舱:重新换了一次餐食
余明亮机长和同事在航前准备室摊开世界地图的时候,主任乘务长陈北丹已经整理好了着装——原本她的任务是要凌晨飞往基督城。这位有着29年*龄的主任乘务长,接到通知后迅速进入了工作状态:迅速按要求联系组员、联系相关部门准备保障工作。很快,15名乘务组成员集结完毕,其中还包括原本停飞大夜航班的*员乘务长王崟。
和机组一样,乘务组也要先从广州飞往北京。登机后,乘务组和机组、安保组、地服配载、机务等各岗位同事进行了密切协作沟通。
“考虑到飞机上等待的时间比较长,我就尝试协调航食部门看能不能更换一次机上餐食,救援队员就能吃到可口的饭菜了。”陈北丹说,地面各部门都非常支持,能感觉到都在全力保障这个特殊的航班。
部分救援物资、医疗设备因各种原因不能装进货舱,只能放进客舱,乘务组便和装卸人员一起将这些设备运进客舱。由于救援物资有部分锂电池,乘务组将其按规定分解成绝缘小包装,在旁边各放置一瓶矿泉水,并再次对机上应急设备、锂电池失火处置等特殊情况进行了演练。
最终,24日18:00,搭载着中国救援队和救援物资的CZ航班从北京首都国际机场腾空而起。14个多小时之后,飞机平稳在马普托机场平稳落地。穿着红色“中国救援”的队员们不顾旅途劳顿,迅速投入了救援。南航用实际行动,再一次顺利完成了特殊、紧急的航班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