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中,我们总能够看到各种五彩斑斓的东西,鲜花、彩虹和宝石。其中,只有彩色宝石的颜色能够永恒且闪亮。
这不是王婆卖瓜,而是因为宝石的颜色,是值得终生探讨的一个伟大命题。当我们对颜色的研究越深入,就发现这是一个视觉上、思维上都异彩纷呈的世界。
今天,邀请大家去颜色的花园里逛一逛,去探寻彩色宝石全新的价值洼地。
光源:一个关键的因素
聊彩色宝石的颜色,首先要讲的就是光源,就是我们的观察条件。
我们平常都喜欢晒被子,这是因为我们平常看到的白光里具有紫外线,能够消*杀菌,也是观察宝石的重要影响因素。
还有一个就是色温,色温并不是颜色的温度,我们平常接触的烛光或钨丝灯,是一个偏*的光源,它的色温在K,色温值越大,就会越显白。例如这张图:
它的背景色就是偏白的。很多钻石分级的色温基本在K-K之间,宝石在不同色温下展现的颜色也不同。
下面对比的就是三颗亚历山大变石,它具备变色效应,被誉为“白天的祖母绿,夜晚的红宝石”,是因为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亚历山大变石在阳光下是绿色,在灯光下是红色。
类似的还有尖晶石,下面是另外一种,叫钴尖晶,含有钴元素,同时具备了变色效应。
多色性:让人又爱又恨
多色性是一个学术性的概念,为什么说它让人又爱又恨呢?过去的年-年,海蓝宝石具有非常高的流行度。年,我们推出了圣玛利亚色,海蓝宝石市场被推到一个新高。
大家先看一颗海蓝宝石↓
它的颜色非常诱人,但是有一个客观事实你不得不接受,你要喜欢这个颜色你必须接受它的多色性:
大家看到的是非常浓郁的蓝色,但是在实验室可以把它拆分为两种截然不同的颜色。借助偏光镜可以把它的颜色进行拆分,我们肉眼看到的颜色是上面两种颜色的混合色。
坦桑石同样具有多色性,因为他们都是非均质体。
实验室的研究、标准、检测要高效可重复,就必须充分了解宝石的特性,去深入了解、分析,从而得到公正权威的结论。
我们在对宝石进行美学审视的过程中,也需要去发现它的特质,因为自然赋予宝石的不仅仅是美貌,更多的是隐藏于内心的汹涌澎湃。
当我们把宝石作为朋友来看待时,你对它的看法和触感将截然不同。
荧光: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
这是长久以来被大家所忽视,但却是一个关键的因素。荧光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我们传统上看到的荧光是红色:
其实不同的尖晶石会产生不同的荧光,尤其是我们在紫外灯下进行观察的时候,大家可以看一下下列十颗尖晶石的荧光,第一组是未切割的原石荧光,第二组是经过切割的裸石荧光:
不难发现,不管宝石是否经过切割,荧光依然存在。这是宝石与生俱来的特性,人类穷尽巧思,都无法改变它被上帝赋予的美。
根据宝石的荧光强度和微量元素,我们会将荧光分为五个等级。上面是GUILD宝石实验室首创的尖晶石的荧光分级图。
除了尖晶石,红宝石也是有荧光的,鸽血红红宝石的亮与暗与荧光也有一定关系。我们看这四颗:
这是非常典型的红宝石荧光表现,从左至右分别产自:莫桑比克、坦桑尼亚、缅甸,第四颗是由焰熔法合成的红宝石。我们可以明显看到他们在荧光灯下的不同表现。
下面这张表可以清晰地让你看到它们的铬铁比例的不同,这也是宝石在荧光灯下绽放内心的核心原因。
这也是做宝石研究最有意思的环节,透过现象看到本质。
宝石的美其实不限于肉眼,这不仅对学术领域来讲意义非凡,对高端珠宝的附加值,对讲好每一颗宝石的故事,对塑造宝石全新生命,具有探索宇宙一般的浩瀚魅力。
当我们看到事物的表象时,不要急于去下结论,去探索它背后的秘密,是一个更具浪漫主义色彩的过程。
下面两张图同样趣味横生:
这两张图是颜色非常接近的两颗“薰衣草色”尖晶石,但是它们拥有截然不同的荧光。左侧绿色的荧光是非常少见的,在别的宝石中,几乎难以找到;右侧的粉橙色荧光,美的溢出屏幕。
这究竟是偶然事件呢?还是我们推开宝石全新认知大门的钥匙呢?我们非常幸运的在另外一个高级珠宝上观察到了这种现象。
中间这颗主石也是一颗薰衣草色的尖晶石,荧光灯下散发出迷人的绿色光芒。经过多重研究,我们发现这是宝石中的锰元素的存在,点亮了这种稀有荧光。
这也进一步佐证了,彩色宝石世界对荧光的研究其实非常少,这有彩色宝石市场占比低的原因,也有宝石学家、彩宝人持续研究、科普的责任所在。
接下来我们就要进入一个备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