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桑比克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中科院发布地球大数据共享服务平台构建
TUhjnbcbe - 2023/3/26 21:27:00

央广网北京1月16日消息(记者朱敏)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如今,大数据的出现,令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方便,也为自然科学研究带来了新的方法论。如果给你一个地球大数据平台,它能够更便捷地帮你获取这个星球的更多信息,不仅可以满足你好奇心,还可以用来做科研。这把认识地球的“新钥匙”你想不想拥有呢?

昨天(15日),中国科学院发布了地球大数据共享服务平台,向公众提供了一个快捷、精准的地球科学数据共享平台。共享平台上的地球大数据信息将为驱动原创性科学发现和促进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和决策依据。

地球大数据共享服务平台是集成多领域海量数据,服务数据驱动的科学发现与决策支持的科学平台。此次重点发布的是地球大数据共享服务平台的两个核心系统——数据共享服务系统和数据银行系统,以及一个区域系统——数字丝路地球大数据系统。地球大数据专项负责人郭华东院士介绍,地球大数据专项集成了中科院资源、环境、生物、生态等领域基础数据和科研成果。

郭华东说:“我们集成的这些地球大数据,在发掘它的规律基础之上,为一些国家的资源问题、环境问题、灾害问题、重大科学问题的解决预案提供*府决策支持。地球大数据本身也是一种新的发现模式,创新了科学研究的方式方法,同时通过读取大数据直接得到科学发现。”

地球大数据共享服务平台面向公众免费开放。在这个网站里,用户可以根据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检索出海量信息。比如,搜索“青藏高原”,你就能获取到关于青藏高原的各类专业介绍和数据分析。在数据银行系统中,你还能看到卫星实物地图,甚至欣赏年以来的遥感卫星影像真实记录的*河入海口30年的变迁。可谓真实演绎了“沧海桑田”。

郭华东院士说:“作为科学大数据的一种数据,我们认为地球大数据确确实实正在成为人类认识地球的新钥匙,知识发行的新引擎,决策支持的新手段。”

中科院副院长张亚平表示,这一平台的目标是能让任何人在任何地点都能便捷享受到大数据的服务。

说起地球大数据,很多人可能会想到谷歌地球。郭华东院士表示,相比于谷歌地球,我国的地球大数据共享服务平台更多服务于专业用途。

郭华东介绍:“谷歌更多的是做一些图像的展示系统,然后做一些空间分析。我们是把一些计算分析等都含进去了。重要的一点,由于我们这个平台本身的特点是面向*府决策、面向科技团体,所以研究的色彩比较浓。从应用服务来讲,谷歌主要还是做地图服务,我们主要是服务于资源、生态、环境、生物方面。”

不过,给专业人士用,不代表普通用户不能用。郭华东院士说,对于普通百姓来说,这个平台有广泛的潜在应用前景。他举例说:“比如有些气象灾害,可以用大数据分析的基础来预测。另外,越来越多的人喜欢旅游。那么,去哪旅游、能看哪些风景、哪的植被有什么变化、有什么危险,在地球大数据平台上都可以很好的展示出来。”

中科院植物所、海洋所、西北生态环境资源院、微生物所、动物所等很多专业院所即是专项的参与者,也已从地球大数据共享服务平台上获益。中科院动物所研究员纪力强说,他们已基于大数据的服务,研发出推向市场,大众科普的产品。

纪力强介绍:“我们还开发了手机app,现在植物的已经很成熟了,动物的正在做。就是说,到山上去你看到树、花或者草,拍个照,上传到网络上,马上就会告诉你这是什么植物、分布在什么地方、它的属性等等。植物的已经做好了,鸟的、昆虫的我们正在做,未来一两年大家能看到。”

除了数据共享服务系统和数据银行系统,郭华东介绍,数字丝路地球大数据系统更让我国的地球大数据服务走出国门,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农业、考古等领域做出贡献。

郭华东介绍:“咱们的‘一带一路’的农情系统已经在莫桑比克落地了。在历史遗产方面,突尼斯利用中国的技术发现了他以前的战略要地,包括一些城墙城堡等等。包括咱们在柬埔寨做的一些历史遗产的环境保护工作也在其中。另外像在一些中亚国家,比如在吉尔吉斯斯坦,不仅用了咱们的数据,还帮助他建立了一些机构,有的名称都是跟我们学的。”

张亚平指出,科学数据的积累、开放、共享,已经成为世界科技发展的重要资源和推动力,地球大数据共享服务平台将构建我国数据共享新模式。

张亚平说,未来地球大数据共享服务平台全面建成后,相信将有利地推动中科院乃至国家层面地球大数据实现从被动共享到主动共享的转变,从项目资源驱动到平台与服务驱动的转变。汇集全球共享数据,解析全球大尺度的科学问题,获得更为普遍的科学认知,提升全球竞争力。

1
查看完整版本: 中科院发布地球大数据共享服务平台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