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日报北京讯:尽管坐拥琳琅满目的无价之宝,尽管培养为数众多的亿万富豪,今天的周明笑称自己仍然是改革开放初期的那个“万元户周明”。周明说,此生最大的财富是带领一大批穷苦乡亲走向致富之路小康之路;虽千辛万苦,聊以慰平生。保持一颗水晶般纯净的心,方为本真,其他所谓财富正如《金刚经》所云,“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
年,江苏东海县出土3.5吨(当时估算重量,实为4.35吨)水晶王引起巨大轰动,后成为中国地质博物馆镇馆之宝。此前两年,也是在东海县,一户周姓人家在儿女多数夭折之后又诞下一个男婴。这个童年时代去讨饭,少年时代做苦工的孩子,日后成为东海县的另一张名片,他就是“中国水晶大王”周明。
东海,新亚欧大陆桥东桥头堡西行第一县。“我昔登朐山,欲济东海县”,苏东坡一生两次到过东海。清初,海州知州刘兆龙在《康熙海州志》中记到:“牛山,去(海)州西七十里,产水晶石。”这里正是周明的家乡。整个东海水晶储量超过30万吨,水晶含二氧化硅99.99,蕴藏面积达平方公里,储量和品位均居全国之首。作为世界天然水晶原料集散地,东海有着“世界水晶之都”美誉。
东海水晶的开发利用可追溯到19世纪,但一直没有形成规模,甚至在很长一段时期处于停滞状态。改革开放后,东海县叫作周明的那个年轻人意识到,干守着一座座水晶矿无异于抱着金饭碗讨饭吃,何不尝试着开发呢?一纸报告呈到当地*府相关部门,乘着改革开放的东风,周明成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我开始召集带领村里人,生产加工水晶眼镜,开办了东海县眼镜商行,产品统一销售到全国。渐渐地,从1万副到10万副,我又调动农民发家致富的积极性,带动全县生产加工。也因此,自己成了最早的‘万元户’,至今仍是很多人眼中的‘老万元户’。”周明向媒体介绍说。重要的是,周明不仅仅自己富了,乡亲们也跟着富了。
周明的视野并未局限在自己的家乡。多年来为寻水晶,他的足迹踏遍了大半个中国的20多个省区。年7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他“民间工艺美术家”称号。当东海享誉“中国水晶之都”并逐渐成为世界水晶集散地的时候,周明迅即把目光瞄准了国际市场。
春天,周明启程南下坦桑尼亚注册公司采购水晶。继而为了寻求新的原料基地,周明经历了一次行程数万公里的非洲跨国水晶之旅,前后历时一年多,接连到了莫桑比克、赞比亚、肯尼亚、苏丹、埃塞俄比亚、塞拉利昂等10多个非洲国家的矿产部门与水晶出产地,实地考察水晶储量及分布情况,为拓展东海与非洲水晶出产国的购销贸易掌握第一手资料。
在国外,周明遇到了语言不通、习俗不同、饮食不合味等诸多难以想象和预料的困难。在从利比利亚前往塞拉利昂探寻金红石进程中,原以为多公里路头天下午4点打的出发,第二天中午便可到达,未料下雨山道林道路难行,直到第三天下午5点方才到达,途中带的一天食品吃完后,只好随着司机采摘山林野果充饥。在莫桑比克进山看矿途中,突遇降雨山体滑波,司机紧急刹车,再看车头已经碰到了泥石流,如若早一步后果真的不敢想象。在从古巴抵达莫斯科时,气温急转直下由34℃降到-8℃,所携带的衣物远远不能御寒。最惊险的一次是在宾馆遭遇抢劫,当三把枪一把刀对准周明,上演了一场惊心动魄的大戏……
周明的传奇远不止于此,他用九死一生来形容过往的半个世纪。但他也以此成为真正的“中国水晶大王”。如今,“世界水晶汇东海,东海水晶饰品、工艺品遍世界”。东海县拥有各类水晶加工企业多家。近年来,东海县已形成涵盖原石采购、水晶加工、创意研发、市场销售、文化展示、仓储物流等功能于一体的现代产业链。年,东海县水晶产业交易额突破亿元。曾经的苏北贫困县,早已成为全国百强县。而这其中,周明的有形的无形的贡献又有谁算得清呢?
人到老年,周明越发低调。不料去年,原本简单举办的66岁生日宴,国内社会名流云集。更有数位老友,不远万里专程从国外越洋回归。周明的人格魅力,由此可见一斑。摆脱了名缰利锁,周明把精力放到了公益事业和大健康产业。
作为象征着富贵的奢华品,水晶在今天的周明看来,更应